[发明专利]EGS团队应急信息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86732.6 | 申请日: | 2020-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660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发明(设计)人: | 于晓初;赵玉沛;姜晶梅;辛世杰;吴世政;孙虹;黄宇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主分类号: | G16H80/00 | 分类号: | G16H80/00;G16H40/67;G16H50/30;G16H40/20;G16H10/60 |
代理公司: | 北京宣言律师事务所 11509 | 代理人: | 杜秀军 |
地址: | 10000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egs 团队 应急 信息系统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急诊基本外科手术(EGS)团队应急信息系统。发明人以基本外科急诊手术和择期手术的大量数据分析为基础,设计出一种EGS团队应急信息系统,包括患者信息模块、风险分级模块、呼叫机制模块、团队决策模块和转归纪录模块等,对患者风险自动化分级并智能呼叫相应医生所持的目标终端,能够及时、准确地将信息发送至目标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院医疗技术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急诊基本外科手术(EmergencyGeneral Surgery,EGS)团队应急信息系统。
背景技术
EGS发生死亡和并发症的风险分别是同类择期手术的5倍以上和2-3倍,业内越来越多的人将EGS视为一门新的独立学科开展学术研究。与择期手术相比,EGS表现出风险因素的特质及其效应值的差异,也促使我们在其与择期“同根性”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EGS的“特殊性”。
目前的急诊外科医疗信息系统大多停留在病历书写层面,缺少患者术前风险分级和确保相应医生高效调配的信息系统。对EGS系统问题进行系统分析的理念最早可追述到1990年提出的奶酪理论,相对于单个风险因素的暴露,当多个风险因素同时出现时患者易“爆发”不良结局。如有研究表明在夜间由低年资医生执行ASA分级≥3级患者(ASA分级,是指美国麻醉医师协会于麻醉前根据患者身体状况和手术危险性对患者的分级)的高风险手术,患者术后发生死亡或严重并发症的概率为21%,远高于任何一种风险因素的效应(最高为ASA分级≥3,16%)。为避免集中“爆发”的情况,我们综合分析系统中各个环节可能存在的问题,以此形成了应对急诊的EGS团队应急信息系统,该系统能够及时、准确地将信息发送至各目标终端,从而保证对急诊手术患者的正确判断和手术时机的把握以及必需的人员、技术力量配备,进而降低EGS的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医疗质量和保障患者安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医疗信息系统链条的不足,本申请公开了一种EGS团队应急信息系统,使得信息快速、准确发送到相应医生所持的终端,提高了EGS团队应急信息系统性能,并且在高性能EGS团队应急信息系统的支持下,降低了EGS发生死亡率和并发症的风险。
一种EGS团队应急信息系统,基于云存储和安全支持系统,包括患者信息模块、风险分级模块、呼叫机制模块。
患者信息模块可以收集患者风险因素变量,包括患者基本信息和风险信息等。基本信息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患者就诊日期、患者ID信息、性别信息中的一项或若干项。风险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行动能力、呼吸、血压、脉搏、神志、ASA分级、生化指标等检验检查结果中的一项或若干项。该模块还可收集其他的患者风险因素变量,如年龄大于等于70岁、既往病史、体重、急诊手术、手术分类、术前异常血生化指标等。
风险分级模块,根据该患者风险因素变量,进行患者风险等级分级得到患者风险等级信息。
呼叫机制模块根据提示的患者风险程度将急诊患者风险等级分为低危、中危、高危和极高危四个等级,以上四个等级的分类也可以在患者信息模块完成。根据患者不同的风险等级向相应值班医生所持的终端或多个终端自动发出通知信息,患者风险等级为低危时,不发出会诊信息,当患者风险等级为中危时,呼叫机制模块自动向二线医生所持终端发出通知信息,当患者风险等级为高危时,呼叫机制模块自动向二线、三线医生所持各终端发出通知信息,当患者风险等级为极高危时,呼叫机制模块自动向二线、三线、四线值班医生所持各终端发出通知信息。医生信息可来源于医生值班信息输入模块,该模块输入的信息至少包括医生的姓名、电话和该医生对应的接诊和会诊的相应风险等级。
该EGS团队应急信息系统还可包括转归记录模块,该转归记录模块可生成急诊手术患者出院转归情况记录,包括死亡和严重并发症等记录,形成报表并反馈。
该EGS团队应急信息系统还可包括操作记录信息库,所述操作记录信息库自动记录EGS团队应急信息系统各模块的行为或执行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未经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867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摄像装置和显示设备
- 下一篇:一种具有清洗PVC管道的回收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