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光学矫正视力眼部睫状肌的训练眼镜及商业模式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86671.3 | 申请日: | 2020-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703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刘科佑;阮友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H5/00 | 分类号: | A61H5/00;G06K17/00;G16H20/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91 | 代理人: | 赵红霞 |
地址: | 51805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光学 矫正 视力 眼部 睫状肌 训练 眼镜 商业模式 | ||
本发明提供用于光学矫正视力眼部睫状肌的训练眼镜及商业模式,涉及技术领域。该用于光学矫正视力眼部睫状肌的训练眼镜及商业模式,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前端盖,所述壳体后端的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弹性固定带;所述壳体中心的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一变焦镜片和第二变焦镜片,所述壳体的中心安装有与第一变焦镜片和第二变焦镜片相对应的电子芯片;所述壳体顶部的一侧安装有与电子芯片相对应的开关,所述开关与电子芯片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导线。通过设计专业的训练眼镜以及商业合作运营模式,既可以为用户提供用于训练眼部睫状肌的设备,同时也可以为设计者提供运营方式,从而使其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值得大力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矫正视力技术领域,具体为用于光学矫正视力眼部睫状肌的训练眼镜及商业模式。
背景技术
矫正视力是指用眼镜来矫正屈光不正,之后得出的视力,是戴眼镜后的视力;矫正屈光不正采用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佩戴框架眼镜、角膜接触镜(ok镜)和激光手术治疗,佩戴框架眼镜仍是最常被采用的,其缺点是影响外观,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眼镜架越来越轻,眼镜片从玻璃镜片发展到广泛使用的树脂镜片;佩戴框架眼镜仍是最安全的矫正视力的方法,青少年近视眼的早期预防、有效矫正治疗和有效控制已成为眼视光学领域的重要课题;18岁以前正是近视发展最快的时期,也是学习负担最重的时期,若不采取任何矫治控制措施,很容易增加近视度,特别是有高度近视家族史的患儿,每年增长1.00D-2.00D近视度的可能性很高,而且角膜屈光性手术也并非是绝对有效、安全的根治近视的方法;采用非手术控制近视发展的方法介绍起来有很多种,但经国内外专家在临床上反复验证,取得比较确切效果的是配戴现代角膜塑形镜。
随着电子产品的日渐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出现视力下降,包括近视、散光、斜视以及弱视等情况,目前最为常见的视力矫正方式就是通过带眼镜来矫正视力,但正常的视力矫正眼镜一般只能对实现正常矫正视力的作用,不能对近视人员的眼部睫状肌进行训练,无法实现更好的视力矫正作用,为此,我们研发出了新的用于光学矫正视力眼部睫状肌的训练眼镜及商业模式。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用于光学矫正视力眼部睫状肌的训练眼镜及商业模式,解决了正常的视力矫正眼镜一般只能对实现正常矫正视力的作用,不能对近视人员的眼部睫状肌进行训练,无法实现更好的视力矫正作用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用于光学矫正视力眼部睫状肌的训练眼镜,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前端盖,所述壳体后端的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弹性固定带;
所述壳体中心的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一变焦镜片和第二变焦镜片,所述壳体的中心安装有与第一变焦镜片和第二变焦镜片相对应的电子芯片;
所述壳体顶部的一侧安装有与电子芯片相对应的开关,所述开关与电子芯片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导线,所述电子芯片底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导线,所述壳体底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与第二连接导线相对应的数据传输线。
优选的,所述前端盖是通过多个固定螺钉与壳体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壳体和前端盖之间的底部开设有凹槽。
优选的,所述第一变焦镜片和第二变焦镜片呈对称结构设置,且所述第一变焦镜片和第二变焦镜片均是通过传感线与电子芯片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前端盖前端外表面的两侧均开设有多个散热孔。
用于光学矫正视力眼部睫状肌的训练眼镜的商业模式,包括以下具体内容:
S1.首先寻找合适的生产厂家,然后将设计的用于光学矫正视力眼部睫状肌的训练眼镜进行量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8667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械加工用自动上料式夹具
- 下一篇:双向双浮动对中定位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