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监管智能腕带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86590.3 | 申请日: | 2020-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630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发明(设计)人: | 罗永进;程正华;王洪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乐诚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4C5/00 | 分类号: | A44C5/00;A44C5/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王照伟;刘永来 |
地址: | 550000 贵州省贵阳市贵阳国家高***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监管 智能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监狱管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监管智能腕带系统,包括腕带、网关和服务器,还包括充电柜,用于在服刑人员身份验证通过后;检索该服刑人员是否存在当前正在借用记录,如果存在前正在借用记录,生成归还输入界面;如果不存在前正在借用记录,从服务器获取服刑人员绑定腕带的电量,判断电量是否低于警戒值,如果低于警戒值,生成借用输入界面;充电柜还用于在接收到借用输入后,生成当前正在借用记录,还发送充电宝弹出信号;充电柜还用于在接收到归还输入后,判断是否获取到充电宝归位信号,如果获取到,删除当前正在借用记录。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便于服刑人员自主进行充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监狱管理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监管智能腕带系统。
背景技术
监狱是一个特殊的环境,对于人员管理的安全性、实效性具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对服刑人员进行智能化管理的智能设备是监狱智能管理的重要保证。
为此,公开号为CN109090775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便于监狱管理用的智能手环,智能手环主体包括壳体、后盖和显示屏,所述后盖通过螺纹钉固定设置在壳体上,所述壳体与后盖之间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蓄电池、无线通讯模块、控制器、红外线发射器、温度传感器、心率模块、GPRS定位模块和数据分析处理模块,且所述显示屏的一侧设置有扫描摄像头,所述环形带的内侧设置有温度传感器的测温探头和心率模块的发射探头。
上述方案通过设置温度传感器和心率模块,当某个服刑人员想要摘掉智能手环,想要逃脱时,测温探头和心率发射探头检测到温度和心率的异常,能够及时通过无线通讯模块将信息传递给监控中心,能够防止服刑人员逃跑等,给监管上带来了便利。
但是由于手环、腕带类的设备需要消耗电量,在长时间使用后,需要进行充电,而监狱内为了保证安全不会在监舍内设置插座,服刑人员无法通过插座充电,如果由狱警来充电,由于手环、腕带类的设备的数量大,会造成巨大的负担,增加狱警的工作量。
为此,需要一种便于服刑人员自主进行充电的监管智能腕带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监管智能腕带系统,能够便于服刑人员自主进行充电。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监管智能腕带系统,包括腕带、网关和服务器,网关与腕带无线连接,网关用于获取腕带的电量并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还存储有与腕带绑定的服刑人员信息;
还包括充电柜,用于验证服刑人员身份,在身份验证通过后,检索该服刑人员是否存在当前正在借用记录,如果存在前正在借用记录,生成归还输入界面;如果不存在前正在借用记录,从服务器获取服刑人员绑定腕带的电量,判断电量是否低于警戒值,如果低于警戒值,生成借用输入界面;
充电柜还用于在接收到借用输入后,生成当前正在借用记录,还发送充电宝弹出信号;充电柜还用于在接收到归还输入后,判断是否获取到充电宝归位信号,如果获取到,删除当前正在借用记录。
基础方案原理及有益效果如下:
本方案中,当服刑人员的腕带电量较低时,可以自主通过充电柜借用充电宝来对腕带进行充电,减少了狱警的工作量。而且,服刑人员已经借用了充电宝且没有归还的情况下,无法再次借阅,能够避免一个服刑人员同时借用多个充电宝。服刑人员腕带的电量高于或等于警戒值也无法借用,能避免服刑人员在没有充电需求的情况下随意借用充电宝。
进一步,所述充电柜还用于获取充电宝的电量,当充电宝的电量不为100%,且在预设时间内没有变化时,生成充电宝故障信息,并发送至服务器。
能够发现充电宝无法充电的故障,便于后续管理人员及时进行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乐诚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贵州乐诚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8659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疫苗运送箱
- 下一篇:一种口感优良的健脾清化组合物颗粒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