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外骨骼机器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86548.1 | 申请日: | 2020-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187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发明(设计)人: | 吴新宇;陈春杰;方锴;胡鸿越;刘贻达;刘恩昌;李雪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25J9/00 | 分类号: | B25J9/00;B25J9/1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威世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0 | 代理人: | 黎坚怡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骨骼 机器人 | ||
本申请涉及关节助力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外骨骼机器人。该外骨骼机器人包括:髋关节绑缚件;分别对称设置在髋关节绑缚件两侧且结构相同的两组驱动系统;控制器,分别连接两组驱动系统,控制器用于获取两组驱动系统的拉力信息和人体的姿态信息,并根据拉力信息和人体的姿态信息控制相应驱动系统的工作状态,其中,在人体的左下肢运动时,控制器用于控制左侧的驱动系统为人体的左下肢提供助力,右侧的驱动系统处于自由活动状态;在人体的右下肢运动时,控制器用于控制右侧的驱动系统为人体的右下肢提供助力,左侧的驱动系统处于自由活动状态。通过上述方式,可以达到在不妨碍穿戴者自由行走状态下保证助力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用于关节助力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外骨骼机器人。
背景技术
在具有正常的肢体行动的正常人在工作的时候,经常会需要搬动很重的东西进行作业,此时非常需要外力的配合减轻体力的负担。或在医疗康复领域,患者需要外力辅助进行康复训练。现行常采用外骨骼机器人解决上述问题。
但目前市面上的外骨骼机器人采用液压或者气压驱动,导致外骨骼机器人本身重量较大,不利于人体穿戴。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便携、实用的外骨骼机器人,以至少解决上述所提到的部分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出一种外骨骼机器人,该外骨骼机器人包括:髋关节绑缚件,可穿戴于人体的腰部;分别对称设置在髋关节绑缚件两侧且结构相同的两组驱动系统;控制器,分别连接两组驱动系统,控制器用于获取两组驱动系统的拉力信息和人体的姿态信息,并根据拉力信息和人体的姿态信息控制相应驱动系统的工作状态,其中,在人体的左下肢运动时,控制器用于控制左侧的驱动系统为人体的左下肢提供助力,右侧的驱动系统处于自由活动状态;在人体的右下肢运动时,控制器用于控制右侧的驱动系统为人体的右下肢提供助力,左侧的驱动系统处于自由活动状态;其中,驱动系统包括:下肢绑缚件、柔性绳索以及驱动单元,驱动单元设置在髋关节绑缚件上,下肢绑缚件可穿戴于人体的下肢,柔性绳索的一端连接驱动单元,另一端连接下肢绑缚件,其中,通过两侧的驱动单元交替转动,从而分别拉动两侧的柔性绳索交替收紧,以交替为人体的左下肢、右下肢提供助力。
其中,驱动系统还包括:传感魔术贴和拉力传感器,传感魔术贴可穿戴于人体的臀部后侧,拉力传感器可固定到人体的大腿后侧,拉力传感器用于实时测量柔性绳索的拉力信息;柔性绳索包括绳索内芯和绳索管套,绳索管套的两端分别与传感魔术贴、拉力传感器固定连接,绳索内芯的一端连接驱动单元,绳索内芯的另一端自绳索管套靠近传感魔术贴的一端穿入,并自绳索管套靠近拉力传感器的一端穿出后,与下肢绑缚件连接。
其中,驱动系统还包括:惯性传感器,惯性传感器设置在下肢绑缚件上,惯性传感器用于实时检测人体的姿态信息;其中,控制器分别与两组驱动系统的拉力传感器、惯性传感器通讯连接,且控制器分别与两组驱动系统的驱动单元通讯连接,控制器用于获取拉力信息和人体的姿态信息,并根据拉力信息和人体的姿态信息控制相应驱动单元的工作状态,以为人体的下肢提供助力。
其中,驱动单元包括:电机支架、电机以及绕线盘,电机支架固定在髋关节绑缚件上,电机支架、电机以及绕线盘,电机支架设置在电机一侧,且电机支架用于支撑电机;电机支架固定在髋关节绑缚件上,电机支架与绕线盘可拆卸连接,绕线盘缠绕有柔性绳索,电机支架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绕线盘上开设有第二安装孔,第一安装孔与第二安装孔贯通;电机包括输出轴,输出轴穿过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并位于第二安装孔内部,电机用于输出动力以驱动绕线盘旋转。
其中,电机支架与绕线盘上分别开设有第一连接通孔和第二连接通孔;驱动单元还包括:连接件,连接件穿设于第一连接通孔和第二连接通孔中,绕线盘通过第二连接通孔、第一连接通孔和连接件可拆卸安装在电机支架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865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血管内窥成像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LM车轮与60kg/m钢轨的磨损试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