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磁加热不燃烧装置及其无线测温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186528.4 | 申请日: | 2020-10-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937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 发明(设计)人: | 陈俊梁;蒋路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麦时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4F40/40 | 分类号: | A24F40/40;A24F40/465;A24F40/57;A24F40/85;A24F47/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瑞方达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4 | 代理人: | 张约宗;高瑞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 加热 燃烧 装置 及其 无线 测温 方法 | ||
1.一种电磁加热不燃烧装置,包括电池、加热线圈、设置在所述加热线圈内且用于通过感应所述加热线圈产生的磁场而发热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发热组件上的测温元件;
耦合于所述加热线圈,且用于通过感应所述加热线圈产生的磁场而产生感应电压的感应取电器件;
连接于所述电池及所述加热线圈,且用于控制供给所述加热线圈的电流的母板;以及
与所述感应取电器件及所述测温元件连接,且用于使用所述感应取电器件产生的感应电压为所述测温元件供电,及通过所述测温元件获取所述发热组件的温度信息并将所述温度信息隔离传输给所述母板的子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加热不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取电器件为取电线圈;而且,
所述加热线圈的高度及直径均大于所述取电线圈,所述取电线圈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所述加热线圈内;或者,所述取电线圈设置在所述加热线圈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加热不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取电线圈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所述加热线圈内时,
所述取电线圈的底部与所述加热线圈的底部平齐;或者,
所述取电线圈的底部在所述加热线圈的底部的上方;
所述取电线圈的底部伸出所述加热线圈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加热不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子板包括:
用于对所述感应取电器件产生的感应电压进行处理,并为所述测温元件供电的电压处理单元;
用于通过所述测温元件获取所述发热组件的温度信息并将所述温度信息隔离传输给所述母板的第一传输单元;
所述母板包括:
用于从所述子板隔离接收所述温度信息的第二传输单元;
用于根据所接收的温度信息控制供给所述加热线圈的电流的控制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加热不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处理单元包括相连接的整流滤波电路和稳压电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加热不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输单元包括发光二极管,所述第二传输单元包括光电二极管和第一电阻,且所述发光二极管的阳极通过所述测温元件连接所述电压处理单元的正输出端,所述发光二极管的阴极接地;所述光电二极管的第一端连接高电平,所述光电二极管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一电阻接地,所述光电二极管的第二端还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加热不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输单元包括初级线圈,所述第二传输单元包括次级线圈和第一二极管,且所述初级线圈的第一端通过所述测温元件连接所述电压处理单元的正输出端,所述初级线圈的第二端接地;所述次级线圈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所述次级线圈的第二端接地。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加热不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滤波电路包括第二二极管和第一电容,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感应取电器件的第一端,所述感应取电器件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一电容连接在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与地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磁加热不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电路包括第二电阻、稳压二极管、三极管和第二电容,且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及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所述三极管的基极、所述稳压二极管的阴极、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分别相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的阳极及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分别接地,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测温元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电磁加热不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温元件为PTC热敏电阻。
11.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电磁加热不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母板与所述子板相互独立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麦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麦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8652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