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实体模型的城市设计无纸化智能交互审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85312.6 | 申请日: | 2020-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700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杨俊宴;邵典;史北祥;史宜;魏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G06Q10/10;G06Q50/26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徐激波 |
地址: | 21118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实体 模型 城市设计 无纸化 智能 交互 审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实体模型的城市设计无纸化智能交互审查方法,包括基础数据集成与数字沙盘建构、城市设计审查的数字化建库、城市设计成果数据输入与识别、城市设计成果智能审查及标签生成、审查结果报告生成及交互反馈、数字沙盘的自动更新,该方法在现状实测和模型校正的基础上,结合数字沙盘对城市设计审查要点进行数字化建库,实现对城市设计成果的智能化交互审查。本发明能够提取法定规划与规范标准中的所有管控要点,通过智能代码和三维数字沙盘的智能嵌合对城市设计成果进行智能化、覆盖全要点的交互审查,并实现审查结果的无纸化生成与真实三维空间场景中全方位展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城市规划领域,涉及一种城市设计审查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实体模型的城市设计无纸化智能交互审查方法。
背景技术
城市设计审查是城市规划管理部门的常见业务流程之一,业务人员通过对照法定规划及规范标准的管控要点,审查该地块的城市设计方案的各项指标是否符合要求,并给出审查报告。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快速稳定发展,法定规划与规范标准的更新迭代频率和出台数量与日俱增,海量的管控要点导致人工审查结果“挂一漏万”、“互相矛盾”的情况频繁发生,这位城市设计审查工作,加大了城市设计审查的工作难度及时间成本。另一方面,传统的城市设计成果审查只能通过CAD等二维图纸或SketchUp等建构的低精度体块模型来计算各项指标,进而导致指标结果与城市真实三维空间存在明显偏差,难以保证审查结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同时,城市设计成果无法在城市真实三维空间中全方位展示,只能通过效果图等间接手段模拟建成效果,容易对业务人员造成误导并掩盖真实问题。
目前常见的城市设计审查方法,一种是通过人工查找法定规划与规范标准中的管控要点,根据城市设计成果所提供的二维图纸或低精度体块模型来计算各项指标,与管控要点一一对比后给出审查结果,这样的方法存在投入人力物力大、审查时间长、审查要点容易遗漏、审查结果真实性难以保证等难题;另一种是在低精度体块模型中,将法定规划与规范标准中的一部分管控要点建构管控盒子(例如高度盒子、建筑后退盒子),通过城市设计成果的体块模型与其碰撞来进行审查,这样的方法只能对高度、退线等有限的几个距离类要点进行审查,无法对大部分需要空间计算的管控要点进行审查,因此无法应用于真实的规划管理工作中,更无法在城市的真实三维空间场景中全方位展示和辅助城市设计审查工作。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高精度、可复杂计算的城市三维空间实体的城市设计无纸化智能交互审查方法,能够提取法定规划与规范标准中的所有管控要点,通过智能代码和三维数字沙盘的智能嵌合对城市设计成果进行智能化、覆盖全要点的交互审查,并实现审查结果的无纸化生成与真实三维空间场景中全方位展示。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述的基于实体模型的城市设计无纸化智能交互审查方法,该方法包括:
步骤一:基础数据集成与数字沙盘建构;
步骤1.1:多源空间大数据获取,用于获取目标城市建成区域内的测绘地形数据、矢量建筑形态数据、道路数据,并通过搭载测绘相机的无人机来采集并存储目标城市建成区域内的三维倾斜摄影数据,所述测绘相机像素为1.2亿及以上、CMOS为5、焦距为35mm、存储容量在320GB以上;
步骤1.2:多源空间大数据坐标、高程统一耦合,用于利用格式集成技术、量纲集成技术、坐标转换技术,对空间大数据进行坐标与数据格式统一并输入到地理信息系统平台中;
步骤1.3:现状三维模型生成与数字沙盘建构,利用2*8核处理器、32G内存、300G网盘空间的计算机设备及数据引擎,对输入到地理信息系统平台中的三维地形数据、矢量建筑形态数据、道路数据进行建模,生成城市现状三维模型,并与倾斜摄影数据进行空间叠合,形成综合现状环境展示及可计算矢量三维模型的数字沙盘;
步骤二:城市设计审查的数字化建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853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