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红螯螯虾苗种繁育网箱及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84620.7 | 申请日: | 2020-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367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胡大胜;江林源;韩书煜;施金谷;黎姗梅;梁怡;易弋;兰健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技术推广站 |
主分类号: | A01K61/59 | 分类号: | A01K61/59;A01K61/60;A01K61/65 |
代理公司: | 广州博士科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663 | 代理人: | 马天鹰 |
地址: | 530022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螯螯虾 苗种 繁育 网箱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红螯螯虾苗种繁育网箱及使用方法,红螯螯虾苗种繁育网箱由亲虾网箱、育苗网箱、固定杆、亲虾隐蔽物、虾苗隐蔽物和沉子构成,亲虾网箱套在育苗网箱里,亲虾隐蔽物设置于亲虾网箱内,虾苗隐蔽物设置于亲虾网箱外的育苗网箱区域中。本发明克服了红螯螯虾育苗基建投资较大、育苗效益较低的缺陷,既不需基建投资,又达到了建设红螯螯虾育苗车间的育苗效果,为不同养殖规模红螯螯虾养殖场广泛应用提供了条件,工艺简单实用,材料来源广泛,制作储运方便,操作简单易懂,可提高红螯螯虾育苗效益20%以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红螯螯虾育苗设施,具体涉及一种红螯螯虾苗种繁育网箱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红螯螯虾自相残杀习性强烈,繁殖季节每尾亲虾每天可捕食20尾以上虾苗,自然繁殖虾苗成活率很低。在本发明之前,红螯螯虾的人工繁殖多为建设亲虾培育池、育苗场等繁育车间,虽然大幅提高了虾苗成活率,但基建投资较大,育苗效益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红螯螯虾苗种繁育网箱及使用方法,以解决红螯螯虾育苗基建投资较大、育苗效益较低的问题。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红螯螯虾苗种繁育网箱,包括亲虾网箱、育苗网箱、亲虾隐蔽物、虾苗隐蔽物、固定杆和沉子,所述的亲虾网箱和育苗网箱均为方形敞口网箱,固定杆设置在亲虾网箱和育苗网箱的各个边角上,亲虾网箱套在育苗网箱内,亲虾网箱的网目尺寸大于育苗网箱的网目尺寸;所述的亲虾隐蔽物设置于亲虾网箱内底部,虾苗隐蔽物设置于育苗网箱内底部;所述的沉子设置多个,分别设于亲虾网箱和育苗网箱的边角处以及育苗网箱长度方向的底部侧边上。
作为优选,所述的育苗网箱为7-20目筛绢网方形网箱,长20-40m,宽5-7.5m,高1.0-1.2m;亲虾网箱为网衣方形网箱,长度4-10m,宽度较育苗网箱小5cm,高1.0-1.2m,网目尺寸1.5-2.0cm,方形网箱敞口端网衣顶部缝制塑料防逃膜,塑料防逃膜内檐向往箱内。
作为优选,所述的亲虾隐蔽物由长20cm、内径6-8cm方形或圆形塑料管用网绳连成一串长3-5m管体,塑料管间距10-12cm,网绳一端留出1.5m连接500ml密封空塑料瓶;虾苗隐蔽物由多个长10-12cm、内径1.0-1.5cm方形塑料管用网绳连成100-200孔方形管体,网绳一端留出1.5m连接500ml密封空塑料瓶。
作为优选,所述的沉子为2-3kg的沙袋,沉子通过网绳与网箱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红螯螯虾苗种繁育网箱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红螯螯虾繁殖季节,用固定杆将育苗网箱固定于养殖池中,再用固定杆将亲虾网箱固定于育苗网箱内中间;亲虾隐蔽物布设于亲虾网箱内底部的两长边,亲虾隐蔽物的孔数为亲虾数量的100-120%;虾苗隐蔽物布设于育苗网箱内底部的两宽边以及亲虾网箱两宽度方向外侧的底部,虾苗隐蔽物数量为亲虾数量的2倍;沉子于亲虾网箱和育苗网箱的边角各设置一个,育苗网箱长度方向的底部侧边上每隔5m再设置一个;
(2)亲虾网箱中间及亲虾网箱外侧的育苗网箱区域中间各设置一个内径4-5cm塑料管进水口,养殖水体设置宽50cm以上棑水口,亲虾入箱后到虾苗出箱前保持连续进水状态。
(3)水温稳定在22℃以上时,放养受精成熟度颜色一致的抱卵雌亲虾入亲虾网箱,放养密度1尾/㎡,次日开始每天早晨和傍晚各投喂饲料一次,饲料种类为对虾亲虾饲料和青饲料,投喂2天对虾亲虾饲料后投喂1天青饲料,饲料日投喂率为:对虾亲虾饲料3-4%,青饲料12-15%,同时每100㎡亲虾网箱布设120w增氧设备,每天23时到次日6时开机增氧。
(4)根据受精成熟度颜色估算亲雌虾产苗时间,在亲雌虾产苗前一天各布设1个单体虾苗笼于亲虾网箱中间以及亲虾网箱外两侧的育苗网箱区域中间,每天提笼观察虾苗数量,产苗高峰期过后5天,收起虾苗笼、亲虾隐蔽物及亲虾网箱,并将雌亲虾转移到产后培育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技术推广站,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技术推广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8462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