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组合式轻钢龙骨混凝土混合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184550.5 | 申请日: | 2020-10-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432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 发明(设计)人: | 周元;喻小安;王博;褚云朋;王颖;程再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佳宇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B2/56 | 分类号: | E04B2/56;E04B2/60 |
| 代理公司: | 成都华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3 | 代理人: | 徐丰 |
| 地址: | 610046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式 龙骨 混凝土 混合结构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组合式轻钢龙骨混凝土混合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涉及模块化建筑技术领域,包括至少一个轻钢龙骨单元A和任意个数的轻钢龙骨单元B,相邻两个轻钢龙骨单元A之间、或轻钢龙骨单元A与轻钢龙骨单元B之间、或相邻两个轻钢龙骨单元B之间均固定连接;所述轻钢龙骨单元A包括四肢桁架单元A和包覆在四肢桁架单元A的混凝土层,轻钢龙骨单元B包括四肢桁架单元B和包覆在四肢桁架单元B的混凝土层。本发明结构巧妙、能够组合成任意结构的剪力墙结构,且制作速度快,施工效率高,质量好,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块化建筑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组合式轻钢龙骨混凝土混合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于住宅和办公用建筑的需求越来越大。现有的建筑物多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但是,传统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造过程较为复杂,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物拆除时,需要进行全面的破坏性拆除,拆卸后的建筑材料无法进行回收再利用,造成的资源的严重浪费。基于此,整体装配式楼体应运而生,其能够简单快速地完成楼体搭建。
然而,不管是传统的钢筋混凝土建筑还是较为新式的整体装配式楼体,其主要的承重结构——剪力墙和梁,仍旧是采用现有的钢筋捆绑式骨架加浇筑的方法完成施工的。其具体过程为:通过钢丝,将钢筋捆绑,完成剪力墙、梁的骨架的制作,然后进行浇筑,完成剪力墙和梁的制作。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依靠大量的人工,通过手工的方式完成钢筋的绑筋过程。绑筋过程复杂,且速度和质量都完全依赖于工人的熟练度,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却得不到效率和质量的保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轻钢龙骨混凝土混合结构及其施工方法,结构巧妙、能够组合成任意结构的剪力墙结构,且制作速度快,施工效率高,质量好,成本低。
为实现本发明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组合式轻钢龙骨混凝土混合结构,包括至少一个轻钢龙骨单元A和任意个数的轻钢龙骨单元B,相邻两个轻钢龙骨单元A之间、或轻钢龙骨单元A与轻钢龙骨单元B之间、或相邻两个轻钢龙骨单元B之间均固定连接;所述轻钢龙骨单元A包括四肢桁架单元A和包覆在四肢桁架单元A的混凝土层,轻钢龙骨单元B包括四肢桁架单元B和包覆在四肢桁架单元B的混凝土层。
进一步的,所述轻钢龙骨单元A的横截面呈长方形,轻钢龙骨单元B的横截面呈正方形。
进一步的,所述轻钢龙骨单元A为两个,两个轻钢龙骨单元A呈“一”字或“I”字排布。
进一步的,所述轻钢龙骨单元A为两个,轻钢龙骨单元B为一个,两个轻钢龙骨单元A分别位于轻钢龙骨单元B的相邻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轻钢龙骨单元A为三个,轻钢龙骨单元B为一个,三个轻钢龙骨单元A分别位于轻钢龙骨单元B的相邻三侧。
进一步的,所述轻钢龙骨单元A为四个,轻钢龙骨单元B为一个,四个轻钢龙骨单元A分别位于轻钢龙骨单元B的四周。
进一步的,相邻两个所述轻钢龙骨单元A之间、或轻钢龙骨单元A与轻钢龙骨单元B之间、或相邻两个轻钢龙骨单元B均通过焊接、栓接或连接件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为“一”型、“L”型或“+”型。
组合式轻钢龙骨混凝土混合结构的施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对四肢桁架单元A或四肢桁架单元B分别浇筑得到轻钢龙骨单元A或轻钢龙骨单元B;将多个轻钢龙骨单元A与任意数量的轻钢龙骨单元B、或将多个轻钢龙骨单元A、或将多个轻钢龙骨单元B进行连接组装;对连接部进行二次浇筑。
进一步的,在轻钢龙骨单元A或轻钢龙骨单元B浇筑时,先制作模板,将四肢桁架单元A或四肢桁架单元B放置在模板上,并使四肢桁架单元A和四肢桁架单元B上用于连接的构件预留在模板外,最后将一次浇筑的混凝土浇筑在模板内。
进一步的,所述模板采用可拆卸模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佳宇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省佳宇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8455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