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光泽度耐水洗的纯棉提花面料及其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84530.8 | 申请日: | 2020-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426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王力民;孙红玉;盛春英;盛守祥;周志玲;吕慧雯;张梦杰;贾荣霞;刘晓敏;王静茹;于琦;刘玉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纺股份有限公司;滨州华纺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D21/00 | 分类号: | D03D21/00;D03D15/217;D06B7/04;D06B7/08;D06C9/00;D06B3/18;D06C15/00;D06M16/00;D06L4/13;D06L4/12;D06M101/06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于晓晓 |
地址: | 256617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泽 耐水 纯棉 提花 面料 及其 生产工艺 | ||
本发明涉及纯棉提花面料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光泽度耐水洗的纯棉提花面料及其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纱线丝光、织造、烧毛、退浆、酶处理、丝光、染色和后整理,通过优选最佳工艺条件进行处理,普通布面光泽度约10%,而采用本发明方法处理后布面光泽度可达到60%,而且20次水洗后仍能够达到40%的光泽度,布面更平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纯棉提花面料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光泽度耐水洗的纯棉提花面料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织物光泽是织物视觉风格的主要指标之一也是评价其外观质量的重要依据,无论是服装还是装饰用纺织品,在某种情况下其光泽性能都有可能表现出一种独特的形式美感,对人的审美情绪有较大影响,成为不可或缺的美学因子。所以织物光泽对织物视觉效果的改进和成品风格的提升均有重要的意义。
从纤维本身形状到纤维加工成植物的整个过程都会对织物的光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影响的几个因素主要包括:①纤维的几何形态;②纱线的捻度、捻向、表面毛羽、纱线粗细、纱支、纱线中纺织所用纤维长度、纱线中纤维混纺比等诸多方面都会对织物光泽产生影响;③织物后整理。
中国专利CN101736590B提供了一种使含棉织物具有耐久光泽的加工方法,其通过在烧毛、退浆、丝光工艺后,将面料浸轧含有树脂的整理液并烘干,然后再对面料进行轧光处理。该专利中面料经过整理后,具有良好的光泽,但是由于是采用树脂免烫整理和轧光的方式使织物表面的毛羽服帖,织物表面形成镜面反射,经过几次洗涤后面料的光泽则逐渐消弱。因此,需要研发一种兼具高光泽度和耐水洗的生产工艺来制备含棉提花面料。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光泽度耐水洗的纯棉提花面料及其生产工艺,所得纯棉提花面料具有持久耐水洗的高光泽度,兼具高光泽度和耐水洗。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高光泽度耐水洗的纯棉提花面料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纱线丝光、织造、烧毛、退浆、酶处理、丝光、染色和后整理。
其中,
纯棉纱线纱支为60s~100s。纱支太小、纱线太粗导致布面平整度差,容易影响最终产品的光泽效果。
纱线丝光工序的具体步骤为:纯棉纱线采用纱线框,通过调节螺旋所转圈数控制框架上纱线的丝光张力,纯棉纱线采用150-250g/L烧碱溶液丝光处理,处理温度为室温,浸碱液时间为110-240s;更优选的,丝光处理后进行酸洗中和至纱线pH=5-7.5。将棉纱线套在纱线张力架上,通过转动张力架其中一根纱线棒调节纱线所受张力,纱线在一定张力作用下,浸泡在浓烧碱中,通过浓烧碱处理使纤维膨化,棉纤维纵向天然扭转消失,横截面从腰圆形变成椭圆形,表面对光的反射增加,进而提高纱线表面光泽度。张力大小根据纱支粗细和强力判定,兼顾光泽、强力、纱支和染色性能,丝光后纱线染色深度提高15-40%,断裂强度提高10-20%,纱线横截面形状更饱满。
织造工序是将纱线丝光后的纱线按照设计的提花花型进行织造。
烧毛工序是将织造好的纯棉提花面料进行烧毛。将布面毛羽烧去,使布面光洁美观,防止在染色过程中由于毛羽存在或脱落而造成染色疵点。
退浆是将烧毛后的坯布进行前处理,所述前处理为碱煮→氧漂→氯漂→氧漂增白。去掉布面表面的浆料和杂质等,同时提高布面白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纺股份有限公司;滨州华纺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华纺股份有限公司;滨州华纺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8453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