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去除中药渣中重金属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183997.0 | 申请日: | 2020-10-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213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 发明(设计)人: | 刘岩;李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中医药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5G3/80 | 分类号: | C05G3/80;C05F17/20;C05F17/8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瞿晓晶 |
| 地址: | 301602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去除 药渣 重金属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去除中药渣中重金属的方法,属于中药渣处理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中药渣、污泥和水混合,厌氧发酵30~50d获得厌氧消化物料;2)向所述厌氧消化物料中接种氧化亚铁硫杆菌,进行微生物淋滤培养8~12d后,固液分离,收集固相组分为去除重金属的中药渣。本发明所述的方法通过将中药渣、污泥与水混合厌氧消化后,以氧化亚铁硫杆菌进行微生物淋滤培养,氧化亚铁硫杆菌直接作用或其代谢产物的间接作用产生氧化、还原、络合、吸附和溶解等反应,使重金属由药渣固相溶出进入液相,再通过脱水达到去除中药渣中重金属的目的,操作简单,成本低,重金属去除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渣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去除中药渣中重金属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中国医药行业的大力支持,中药制药企业迅速发展壮大,与此同时,中药渣的年排放量也成倍增长。据统计,中药渣年排放量达3000万吨。中药渣具有多种来源途径,如医院及药房对中药饮片的加工炮制,中药企业的中成药生产、原料药生产、中药材加工及含中药的轻化工产品生产等,其中,中成药生产的中药渣量最大,约占药残总量的70%。
经过工业提取后残留的中药渣仍富含有纤维素、多糖、氨基酸、蛋白质、生物碱等有机物,也含有丰富的氮、磷、钾等无机物,是一种良好的土壤改良剂和高品质的有机肥料,既能改善土壤质地增肥增效,又能减少药渣焚烧、填埋、堆积等引起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因此以中药渣为原料的有机肥将是未来农业发展的主要趋势。
中药渣中所含的重金属作为一种持久性有毒污染物,在大部分处理过程中仅发生化学赋存形态的变化,并未得到有效去除,其在环境中积累和迁移,会导致土壤重金属超标,最终进入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这是限制药渣大规模利用的主要原因之一。
目前,中药渣中残留的重金属去除还是一个比较空白的领域。总的来说,重金属的去除方法主要包括动电技术、化学浸提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植物提取法等,但这些方法存在处理费用高、可能造成二次污染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一种操作简单、成本低、能够有效去除中药渣中重金属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去除中药渣中重金属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中药渣、污泥和水混合,厌氧发酵30~50d获得厌氧消化物料;
2)向所述厌氧消化物料中接种氧化亚铁硫杆菌,进行微生物淋滤培养8~12d后,固液分离,收集固相组分为去除重金属的中药渣。
优选的,所述中药渣的粒径为0.5~1.5cm。
优选的,所述中药渣、污泥和水的质量比为1:(0.8~1.2):(8~12)。
优选的,所述厌氧发酵的温度为30~40℃;所述厌氧发酵伴随间歇性振荡;所述振荡的转速为85~95rpm,每天振荡的时间为10~12h。
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的氧化亚铁硫杆菌的菌体浓度为108~109cfu/mL。
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的氧化亚铁硫杆菌的接种量,以体积百分比计,为10%~20%。
优选的,步骤2)中向所述厌氧消化物料中接种氧化亚铁硫杆菌后,还包括向所述厌氧消化物料中添加FeSO4和pH值调节步驟,所述FeSO4的终浓度为6.0~10.0g/L,所述pH值调节至4.0~7.0。
优选的,所述微生物淋滤培养的溶解氧为3.0~5.0mg/L,所述微生物淋滤培养的温度为25~3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中医药大学,未经天津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839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