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身份验证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183817.9 | 申请日: | 2020-10-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390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 发明(设计)人: | 左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无缝拼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冠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55 | 代理人: | 梁珣 |
| 地址: | 40000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身份验证 方法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身份验证方法,该方法包括:由人工智能芯片执行该身份验证。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用户体验度高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人工智能以及生物识别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身份验证方法。
背景技术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英语:5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或5thgeneration wireless systems、5th-Generation,简称5G或5G技术)是最新一代蜂窝移动通 信技术,也是继4G(LTE-A、WiMax)、3G(UMTS、LTE)和2G(GSM)系 统之后的延伸。5G的性能目标是高数据速率、减少延迟、节省能源、降低成本、 提高系统容量和大规模设备连接。
人工智能技术通过最近几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了5G手机的标配,但是现有 的人工智能对身份识别的计算量大,并且芯片的成本较高,影响了用户体验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身份验证,该技术方案通过稀疏数据进行存储以及 运算,降低计算开销,降低功耗,提高了用户体验度。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身份验证方法,所述方法由人工智能芯片执行,所述 人工智能芯片结构包括:所述人工智能芯片结构包括:主处理电路、2个多路选 择开关、6组从处理电路,每组从处理电路包括:多个从处理电路以及1个转发 电路,所述多路选择开关为4P6T;主处理电路的6个端口与分别与6组从处理 电路的每个转发电路连接,每个转发电路分别与同组从处理电路的多个从处理 电路的广播端口连接;主处理电路的另外8个端口与分别与2个4P6T开关的4 个P端口连接,2个4P6T开关的6个T端口分别连接每组从处理电路中相邻的 第一从处理电路以及第二从处理电路;从处理电路还通过两个转发端口与同组从处理电路内的相邻的其他从处理电路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主处理电路获取目标对象的人脸图片的输入矩阵以及权值向量;将权值向 量通过6个端口分别广播至转发电路,将输入矩阵中每个输入矩阵划分成6组 循环数据块,每组循环数据块包括:第一循环子数据块和第二循环子数据块, 将第一循环子数据块通过4P6T开关的一组T端口中的T端口发送至第一从处理 电路,将第二循环子数据块通过4P6T开关的另一组T端口中的T端口发送至第 二从处理电路;
转发电路的稀疏转换模块将接收到的权值向量转换成稀疏权值向量,将稀 疏权值向量转发给同组从处理电路内的多个从处理电路;
4P6T通过P端口接收到主处理电路发送的一组循环转发数据块时,连接一 组T端口的T端口发送至第一从处理电路,通过另一P端口接收到主处理电路 发送的接收到另一组循环转发数据块时,连接另一组T端口的T端口发送至第 二从处理电路;
第一从处理电路接收到第一循环子数据块时,由第一从处理电路内的稀疏 转换模块将第一循环子数据块的浮点数据转换成稀疏数据得到第一稀疏循环子 数据块,从第一稀疏循环子数据块中截取本地循环转发数据块,将剩余循环转 发数据块逆时针转发给其他从处理电路;
第二从处理电路接收到第二循环子数据块时,由第二从处理电路内的稀疏 转换模块将第二循环子数据块的浮点数据转换成稀疏数据得到第二稀疏循环子 数据块,从第二稀疏循环子数据块中截取本地循环转发数据块,将剩余循环转 发数据块顺时针转发给其他从处理电路;
从处理电路通过一个转发端口接收剩余循环转发数据块,通过广播端口接 收稀疏权值向量,从剩余循环转发数据块中截取本地循环转发数据块,将其他 循环转发数据块通过另一转发端口发送至相邻的其他从处理电路;
从处理电路将本地循环转发数据块与稀疏权值向量执行稀疏运算得到稀疏 运算结果,将稀疏运算结果通过广播端口发送至转发电路;
转发电路内的稀疏转换模块将该稀疏运算结果转换成运算结果,将该运算 结果发送至主处理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无缝拼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无缝拼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8381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