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云平台上制作镜像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82679.2 | 申请日: | 2020-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631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3 |
发明(设计)人: | 马翱宇;亓开元;马豹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8/61 | 分类号: | G06F8/61;H04L67/1095;H04L67/1097;H04L6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张元;李红萧 |
地址: | 215100 江苏省苏州市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平台 制作 方法 装置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云平台上制作镜像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接收对目标对象的镜像请求,并根据镜像请求获取目标对象的第一存储后端;获取云平台中的Glance服务的第二存储后端并与第一存储后端进行比对;若第一存储后端与第二存储后端相同,则在第二存储后端上通过克隆方式得到目标对象的镜像。本发明的方案根据接收的镜像请求获取目标对象的第一存储后端,并获取云平台中的Glance服务的第二存储后端,并在第一存储后端与第二存储后端相同时,在所述第二存储后端上通过克隆方式得到目标对象的镜像,由此跳过下载与上传过程,大大加速了制作镜像的时间,也减小了业务网的带宽压力,显著的提升了镜像制作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云平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云平台上制作镜像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基于多架构的云平台上,Glance是OpenStack中的一个重要组件,为OpenStack提供镜像存储服务,创建云主机或者创建系统盘时可以方便的提供系统镜像。在云平台操作系统上,用户可以通过Glance服务方便的上传镜像,最终镜像通过driver将存储在对应存储后端上,供用户以后使用。创建云主机需要使用镜像。
目前,云平台制作镜像通常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通过镜像直接启动云主机;第二种方法是通过下载镜像到云硬盘,云硬盘作为系统盘直接启动云主机。然而通过以上两种方式创建云主机,当用户使用此云主机一段时间后,基于该镜像又安装了许多其他程序,用户想要通过当前云主机或系统盘制作一个新的镜像保存起来方便以后使用。在目前的云平台上,如果是云硬盘启动的云主机,可以直接将系统盘导出镜像,但是即使系统盘和镜像后端在同一个底层存储上依旧很慢,因为cinder-volume(Cinder是云平台OpenStack中提供块存储的服务,cinder-volume容器中安装有目标存储平台的各相关驱动器,使得架构得到配置优化)调用系统盘对应底层存储驱动,需要把该系统盘数据完整的下载到云平台cinder-volume宿主机上的临时文件夹内,然后再将该系统盘通过glance REST API(Glance服务的接口)上传到glance存储后端,然后删除临时文件。如果是镜像启动的云主机,则需要将镜像完整的下载到nova-compute宿主机上的临时文件夹内,然后将该临时镜像通过glance REST API上传到glance存储后端,然后删除临时镜像;由此可见以,上这两种镜像方式的过程极为繁琐复杂,并且下载和上传操作都非常耗时,镜像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减少下载和上传的时间、提升镜像制作业务效率的一种云平台上制作镜像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云平台上制作镜像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对目标对象的镜像请求,并根据所述镜像请求获取目标对象的第一存储后端;
获取云平台中的Glance服务的第二存储后端并与第一存储后端进行比对;
若所述第一存储后端与所述第二存储后端相同,则在所述第二存储后端上通过克隆方式得到所述目标对象的镜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解析所述第二存储后端对应的存储池;
获取所述目标对象的使用状态;
若第一存储后端与所述第二存储后端相同,则在第二存储后端上通过克隆方式得到目标对象的镜像包括:若所述第一存储后端与所述第二存储后端相同,且所述目标对象为非使用状态,则在所述第二存储后端通过克隆方式得到所述目标对象的镜像;若所述第一存储后端与所述第二存储后端相同,且所述目标对象为使用状态,则在所述第二存储后端对所述目标对象打快照操作,并在快照完成后通过克隆方式得到所述目标对象的镜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在所述第二存储后端通过克隆方式得到所述目标对象的镜像的步骤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826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