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建筑3D打印的轻质发泡混凝土材料、制备工艺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82645.3 | 申请日: | 2020-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998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张亚梅;王香港;贾鲁涛;刘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绿色增材智造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8/10 | 分类号: | C04B38/10;C04B28/04;B33Y70/10;C04B111/40 |
代理公司: | 江苏舜点律师事务所 32319 | 代理人: | 杜东辉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建筑 打印 发泡 混凝土 材料 制备 工艺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建筑3D打印的轻质发泡混凝土材料,施工快捷方便,墙体整体强度高和抗震性能优越,该材料按照重量备份比包括以下组分:水泥20%~35%;矿物掺合料18%~35%;纤维0.08%~2.8%;细集料15%~40%;发泡剂0.2%~1.0%;稳泡剂0.15%~2.0%;超塑化剂0.05%~0.15%;温控减缩剂1.5%~3.5%。本发明混凝土材料经测试,抗压强度≥15MPa;抗折强度≥3MPa;干密度≤850kg/m3,本发明自重较轻,大大减少了打印过程中上层材料对下层的压力变形,使得打印的结构表观更加均匀美观,并且能够进一步提升一次性连续打印的层数,缩短建造工期,可为快速实现工业化生产建筑的智能化做支撑;材料自身也具有较佳的隔热保温性能,使得本发明轻质混凝土应用于建筑领域时更加节能环保。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新型建筑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建筑3D打印的轻质发泡混凝土材料、制备工艺及应用。
背景技术
近年来,3D打印技术作为一种发展迅速的增材制造技术,在各行业中发展迅猛。涉及汽车制造、航空航天零部件、骨骼、食品、鞋子、房屋、桥梁等。
3D打印是由1860年多照相机实体雕塑技术和1892年的地貌成形技术衍生而来。20世纪末,多种实用的3D打印技术和3D打印设备相继发明并得以快速发展。预计到2022年全球将支出227亿美元用于3D打印技术。
在工程建设领域中,3D打印技术具有全自动化、造型自由度大、少人工免模板等诸多优势。随着全球3D打印技术的发展和3D打印设备升级换代,越来越多3D打印实体工程得到应用。在建设单层及多层建筑、人行桥梁、个性化雕塑、3D打印仿生部品已得到用。3D打印技术再工程中进一步发展,取决于打印精度、速度、稳定性以及安全性的提升。首先,3D打印机要有精准的控制和合理的机械构造,以满足尺寸、精度、稳定性的要求。其次,程序要能合理确定喷头路径和内部填充方式,从而使得构件的宏观力学性能满足涉及要求,同时可以优化构造、充分利用材料。最重要的是,材料需要适用于3D打印成型的过程,具有合适的“时间窗口”(存在某一合适的时间段,在该时间段内材料具有流动性和力学性能,以确保打印过程不堵管、可打印、具备可建造性)。
目前一般3D打印生产使用的基本上是砂浆或者混凝土,表观密度较大,3D打印构筑物重量大,比较笨重,不宜运输和安装,而且成本搞,不能满足现代新型建筑工程应用的发展需要。3D打印工程应用,要有个性化,对于非曲线复杂造型的构筑体,对外观和性能要求更高,这就要求3D打印混凝土具备轻质化,在一些有保温要求的建筑物外立面还要求具备较高的保温性能。未来3D打印混凝土轻质化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因此开发轻质发泡3D打印混凝土材料将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建筑3D打印的轻质发泡混凝土材料及应用,施工快捷方便,墙体整体强度高和抗震性能优越。
本发明采取以下方式实现:
一种用于建筑3D打印的轻质发泡混凝土材料,该材料按照重量备份比包括以下组分:
水泥 20%~35% ;
矿物掺合料 18%~35% ;
纤维 0.08%~2.8%;
细集料 15%~40% ;
发泡剂 0.2%~1.0% ;
稳泡剂 0.15%~2.0%;
超塑化剂 0.05%~0.15%;
温控减缩剂 1.5%~3.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绿色增材智造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绿色增材智造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8264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机械配件制造的配件输送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城轨车门开关门异常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