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监测用建筑倾斜警示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82594.4 | 申请日: | 2020-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258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李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琦 |
主分类号: | G01C9/02 | 分类号: | G01C9/02 |
代理公司: | 郑州意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38 | 代理人: | 张江森 |
地址: | 45615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监测 倾斜 警示 设备 | ||
本发明属于建筑监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建筑监测用建筑倾斜警示设备,其中,包括固定台,所述固定台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调节仓,所述调节仓的侧面固定连接有防护壳,所述防护壳的内部设置有正反电机。其有益效果是,该建筑监测用建筑倾斜警示设备,通过设置正反电机,当工作人员在调节安装板高度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在心通过控制开关启动正反电机,在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的配合下,能够使螺纹柱通过螺纹管带动安装板向上移动,从而达到了调节安装板高度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监测用建筑倾斜警示设备。
背景技术
建筑工程监测是指在建构筑物施工过程中,采用监测仪器对关键部位各项控制指标进行监测的技术手段,在监测值接近控制值时发出报警,用来保证施工的安全性,也可用于检查施工过程是否合理,现代建筑中,建筑墙体是否倾斜是建筑安全的保证,因此,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建筑墙体进行检测,避免墙体倾斜而发生坍塌,但是,现有倾斜警示装置结构较为固定第一,不便于工作人员调节检测的高度,同时由于施工地面大多数都有杂物,从而导致地面不平整,而现有的装置无法保证放置水平,从而导致测量的数据不正确。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建筑监测用建筑倾斜警示设备,其解决了不便于工作人员调节检测的高度,以及无法保证放置水平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监测用建筑倾斜警示设备,包括固定台,所述固定台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调节仓,所述调节仓的侧面固定连接有防护壳,所述防护壳的内部设置有正反电机,所述调节仓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正反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二转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二转轴的带动固定连接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的表面套接有螺纹管,所述螺纹管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内部设置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三转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三转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收卷盘,所述收卷盘的表面缠绕有牵引绳,所述牵引绳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激光测距仪,所述激光测距仪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配重块。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固定台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座,所述第一连接座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活动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二连接座通销轴和第二连接块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均有两组,且对称排列在固定台的上表面。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螺纹管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调节仓的内壁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块活动连接在滑槽的内部,所述活动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水平仪。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固定台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减震器,所述减震器共有四个,且呈矩形排列在固定台的下表面,所述减震器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的侧面设置有刹车片。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固定台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扶手,所述扶手的表面套接有防滑套,所述防滑套为橡胶材料制成,所述调节仓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蜂鸣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固定台的内部开设有储能仓,所述储能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蓄电池,所述调节仓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的内部设置有微处理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琦,未经李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8259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