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孔引水箱涵不断流衔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82545.0 | 申请日: | 2020-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589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发明(设计)人: | 马如彬;董学刚;游孟陶;王璐璐;阎轶婧;倪岚;王弘元;侯捷;陈永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F5/00 | 分类号: | E01F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20 | 代理人: | 陈颖洁 |
地址: | 20009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引水 箱涵不 断流 衔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孔引水箱涵不断流衔接的施工方法,在新老箱涵的连接处设计一种相应尺寸的外包连通井,井内分多个隔舱,隔舱间设置临时启闭钢闸门。通过调节钢闸门启闭控制水流走向及各隔舱内的水体分布,以此实现施工时的无水作业条件。对于老双孔引水箱涵面临升级或局部改道问题时,若其引水重要性不允许临时断水施工,则可采用该技术在不影响过流能力的前提下完成新老箱涵衔接施工和局部箱涵的改道问题。本发明的双孔引水箱涵不断流衔接施工技术具有不影响现状引水箱涵过流能力的优点,同时具有施工方便、不造成水环境污染、不影响工期、施工占地面积小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孔引水箱涵不断流衔接方法。
背景技术
市政工程中,地下双孔引水箱涵临近使用年限时需面对更新换代问题,而一些重要的引水通道由于极大涉及民生和社会稳定,无法断水形成干作业施工环境,因此该类箱涵的更新换代面临湿环境施工难题。此外,引水箱涵中水质必须确保不受到污染,常规施工作业中产生的粉尘、碎屑等如果落入水中,会造成下游的水质灾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在重要双孔引水箱涵的新老结构连接段创造干地施工条件,提供一种双孔引水箱涵不断流衔接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双孔引水箱涵不断流衔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开挖老箱涵至底板底面标高并在外侧预留衔接区域,在衔接区域新建外包井,外包井与老箱涵植筋相连,所述老箱涵包括老箱涵1仓和老箱涵2仓;
S2、开挖并铺设新箱涵,新箱涵与外包井植筋相连,所述新箱涵包括新箱涵1仓和新箱涵2仓,新箱涵2仓位于新箱涵1仓的下游,新箱涵1仓和新箱涵2仓与检查井连接位置分别设有闸门控制联通,所述外包井内设隔断,将外包井分成多个相互隔离的区域,使得与新箱涵1仓和新箱涵2仓对应的外包井区域相互隔离;
S3、在老箱涵1仓与新箱涵1仓之间的外包井区域内缓慢充水,待与老箱涵1仓内水位齐平后,采用水下切割工艺将老箱涵1仓与新箱涵1仓对应的侧壁开孔,随后打开新箱涵1仓闸门;
S4、切除老箱涵1仓的部分顶板结构,并在老箱涵1仓内介于新箱涵1仓与新箱涵2仓之间的位置以及位于新箱涵2仓下游位置分别设置一道拦水结构,再抽干两道拦水结构之间水,在两道拦水结构之间实施两堵永久封堵墙,其中一堵永久封堵墙位于新箱涵2仓上游,另一堵永久封堵墙位于新箱涵2仓下游,当两堵永久封堵墙达到设计强度后,在两堵永久封堵墙之间充水,待老箱涵2仓内水位齐平后,拆除拦水结构;
S5、新箱涵2仓、老箱涵1仓与新箱涵2仓之间的外包井缓慢充水,待与老箱涵2仓内水位齐平后。采用水下切割工艺将老箱涵1仓、老箱涵2仓与新箱涵2仓对应的侧壁开孔,随后打开新箱涵2仓闸门;
S6、切除老箱涵2仓部分顶板结构,并在老箱涵2仓与新箱涵2仓对应的下游位置设置两道拦水结构,再抽干相邻拦水结构之间水,实施一堵永久封堵墙,当永久封堵墙达到设计强度后,拆除拦水结构;
S7、待新老箱涵水流顺利连通后,按照原样恢复所有老箱涵切除顶板结构,并新建外包井上部梁板结构,使外包井完全封闭。
进一步地,外包井设置相应盖板和爬梯,便于后期对新老箱涵连接段的检修和维护。
进一步地,老箱涵侧壁开凿采用水下切割工艺,并通过专业潜水员水下操作,最大程度减少对老箱涵结构的破坏范围。
进一步地,老箱涵1仓和老箱涵2仓内设置的拦水结构采用袋装土围堰或钢闸门。
袋装土围堰拦水结构,围堰顶宽应≥0.4m,并保证两侧边坡不陡于1:1.0。
钢闸门拦水结构包括设置在箱涵侧壁的闸门导轨,以及位于钢闸门中部一侧的钢管桩,以便下放钢闸门,钢闸门与箱涵顶板之间的间隙采用气囊临时封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825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