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消毒剂在蚕种生产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82305.0 | 申请日: | 2020-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733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童朝亮;柴秀萍;韩美芳;王素娟;安国荣;宋大烨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城生物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
主分类号: | A01K67/04 | 分类号: | A01K67/04;A23L3/3454 |
代理公司: | 西安研创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39 | 代理人: | 白志杰 |
地址: | 224051 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毒剂 蚕种 生产 中的 应用 | ||
一种消毒剂在蚕种生产中的应用,本发明涉及蚕养殖技术领域,取消毒剂5g,加入1L水中,轻微搅动,溶解3‑5分钟,得到1L浓度为500mg/L(500ppm)的消毒剂溶液;当蚕处于1~3龄时,桑叶采取浸渍消毒,即将桑叶放在步骤1中配置成的500mg/L(500ppm)浓度的消毒剂溶液中,浸渍10min,捞出后直接脱水晾干,用于喂蚕;当蚕处于4~5龄,桑叶采取大田喷撒消毒,即将步骤1中配成的500mg/L(500ppm)浓度的消毒剂溶液喷洒在桑叶的正反两面,喷洒时间为10min,喷撒消毒后及时将桑叶采回,即可喂蚕。其对蚕种的产量和质量提高有着更好的促进作用,而且该消毒剂兼具保鲜作用,还有助于减少给桑回数,提高劳动生产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蚕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消毒剂在蚕种生产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家蚕微粒子病是蚕种生产中唯一的检疫对象,具有胚胎传染和食下传染的特性。目前,蚕种生产上防控家蚕微粒子病的有效措施,主要是控制原种胚胎带毒和切断食下传染。在蚕种生产上全面推广桑叶消毒,有效地防治了家蚕微粒子病的发生。桑叶消毒药剂从最初的漂白粉,到目前的消毒精、消毒净等氯制剂。微粒子病虽然得到有效控制,但消毒后的桑叶,叶质受损,对家蚕的体质、蚕茧质量甚至蚕种的产量和质量都有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的消毒剂在蚕种生产中的应用,其对蚕种的产量和质量提高有着更好的促进作用,而且该消毒剂兼具保鲜作用,还有助于减少给桑回数,提高劳动生产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它的操作步骤如下:
步骤1、溶液配制:
取消毒剂5g,加入1L水中,轻微搅动,溶解3-5分钟,得到1L浓度为500mg/L(500ppm)的消毒剂溶液;
步骤2、桑叶处理:
2.1、当蚕处于1~3龄时,桑叶采取浸渍消毒,即将桑叶放在步骤1中配置成的500mg/L(500ppm)浓度的消毒剂溶液中,浸渍10min,捞出后直接脱水晾干,用于喂蚕;
2.2、当蚕处于4~5龄,桑叶采取大田喷撒消毒,即将步骤1中配成的500mg/L(500ppm)浓度的消毒剂溶液喷洒在桑叶的正反两面,喷洒时间为10min,喷撒消毒后及时将桑叶采回,即可喂蚕。
进一步地,所述的步骤1中的消毒剂溶液需要现配现用。
进一步地,所述的步骤1中的消毒剂溶液在制备以及使用时,操作人员均需要佩戴防护用具。
采用上述步骤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消毒剂在蚕种生产中的应用,其对蚕种的产量和质量提高有着更好的促进作用,而且该消毒剂兼具保鲜作用,还有助于减少给桑回数,提高劳动生产率。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它的操作步骤如下:
步骤1、溶液配制:
取消毒剂5g,加入1L水中,轻微搅动,溶解3-5分钟,得到1L浓度为500mg/L(500ppm)的消毒剂溶液,该消毒剂溶液需要现配现用,且在制备以及使用时,操作人员均需要佩戴防护用具;
步骤2、桑叶处理:
2.1、当蚕处于1~3龄时,桑叶采取浸渍消毒,即将桑叶放在步骤1中配置成的500mg/L(500ppm)浓度的消毒剂溶液中,浸渍10min,捞出后直接脱水晾干,用于喂蚕;
2.2、当蚕处于4~5龄,桑叶采取大田喷撒消毒,即将步骤1中配成的500mg/L(500ppm)浓度的消毒剂溶液喷洒在桑叶的正反两面,喷洒时间为10min,喷撒消毒后及时将桑叶采回,即可喂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生物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未经盐城生物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823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