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青蛙生态养殖的饲喂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82213.2 | 申请日: | 2020-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628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3 |
发明(设计)人: | 桂韵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欣越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7/02 | 分类号: | A01K67/02;A47L11/24;A47L11/4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仁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88 | 代理人: | 王希刚 |
地址: | 253000 山东省德州***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青蛙 生态 养殖 饲喂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青蛙生态养殖的饲喂装置,涉及养殖领域。该用于青蛙生态养殖的饲喂装置,包括料箱和底盘,所述底盘的上表面四个角均固定安装有滑杆,四个滑杆远离底盘的一端均与料箱的底面固定连接,料箱的底面固定安装有两个位于底盘的前后两侧的出料嘴,底盘的底面左右两端均安装有滚轮,底盘上方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清理机构。该用于青蛙生态养殖的饲喂装置,通过设置传动轮、弧形套、清理机构、凸轮和加强板,达到了在对地面进行投料的时候,可以清理地面上的灰尘,并且在装置前进的时候可以实现对路径上的青蛙起到一个驱赶的效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人工投料较为费时费力,并且采取机器的时候无法实现大范围投料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养殖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青蛙生态养殖的饲喂装置。
背景技术
青蛙(Frog)属于脊索动物门、两栖纲、无尾目、蛙科的两栖类动物,成体无尾,卵产于水中,体外受精,孵化成蝌蚪,用鳃呼吸,经过变异,成体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而饲料是所有人饲养的动物的食物的总称,比较狭义地一般饲料主要指的是农业或牧业饲养的动物的食物,饲料包括大豆、豆粕、玉米、鱼粉、氨基酸、杂粕、添加剂、乳清粉、油脂、肉骨粉、谷物、甜高粱等十余个品种的饲料原料,而饲料也是饲养青蛙的必须的物品。
目前养殖户通常采用人工撒料的方式对青蛙进行喂养,但此种操作方式不仅效率低下,也容易劳累,人工成本大,采取机器投料无法做到大范围喂养,并且青蛙经常会爬到池边,养殖户在池边行走时也容易踩到青蛙,对青蛙造成伤害,机器也会损伤青蛙。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青蛙生态养殖的饲喂装置,解决了以上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用于青蛙生态养殖的饲喂装置,包括料箱和底盘,所述底盘的上表面四个角均固定安装有滑杆,四个滑杆远离底盘的一端均与料箱的底面固定连接,料箱的底面固定安装有两个位于底盘的前后两侧的出料嘴,底盘的底面左右两端均安装有滚轮,底盘上方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清理机构,两个清理机构分别与左右两侧的两个滑杆滑动连接,料箱的下方设置有两个传动轮,两个传动轮之间设置有凸轮,凸轮的前后两面分别与两个传动轮互相靠近的一面固定连接,两个传动轮主轴的外部均套接有弧形套,两个弧形套均与料箱的底面固定连接,两个传动轮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齿柱,齿柱与两个传动轮啮合,齿柱的前后两端固定安装有转轴,两个转轴互相远离的一端分别贯穿两个弧形套,两个清理机构互相靠近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两个加强板,位于一侧的两个加强板与底盘之间均设置有两个单轴伸缩杆,单轴伸缩杆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底盘和加强板固定连接,前后两个转轴贯穿弧形套的一端分别位于两个加强板的上方并与其传动连接,两个传动轮之间位于凸轮的下方设置有楔形压杆,楔形压杆与底盘滑动连接,底盘的上表面左右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双轴伸缩杆,两个双轴伸缩杆互相靠近一端的输出轴均固定安装有楔形块,楔形压杆的下端位于两个楔形块之间,两个双轴伸缩杆互相远离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清理机构传动连接。
所述清理机构包括两个横杆、两个毛刷安装杆和两个拉杆,两个横杆套接在两个滑杆的外部,两个横杆的一端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两个加强板远离转轴的一端均与连接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毛刷安装杆的中间位置开设有上下贯通的通槽,通槽的内部设置有滑块,滑块与通槽的内壁滑动连接,两个通槽内部的滑块互相靠近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弹簧,弹簧远离滑块的一端与通槽的内壁固定连接,两个横杆远离加强板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滑块的上表面转动连接,两个横杆的中间位置通过支杆固定连接,两个毛刷安装杆互相靠近的一端均铰接有拉杆,两个拉杆远离毛刷安装杆的一端贯穿支杆之后与伸缩机构传动连接。
优选的,两个弧形套的上端均固定安装有竖杆,两个竖杆远离弧形套的一端均与料箱的底面固定连接,弧形套的左右两端设置有弧形槽结构,两个弧形槽结构的圆心与传动轮同心设置。
优选的,所述转轴贯穿弧形套的一端均套接有转套,转套均与转轴转动连接,转套的圆周面与加强板的上表面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欣越塑料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欣越塑料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8221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