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化生成应用程序接口测试用例的方法及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81827.9 | 申请日: | 2020-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635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发明(设计)人: | 周广跃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36 | 分类号: | G06F1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王新爱 |
地址: | 215124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化 生成 应用程序 接口 测试 方法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生成应用程序接口测试用例的方法,包括web自动化工具模拟操作行为并定位到页面元素模拟操作输入框,读取输入框的提示值,获取接口参数范围类型与数据类型,通过http代理工具,读取数据包,确定接口值,通过解析所述数据包,确定应用程序接口参数值;将获取的接口参数值、参数名、参数值类型、参数值范围读取到系统生产用例函数,对读取到的应用程序接口参数值类型进行分别配置,通过写入文件的方式编写用例,并进行自动化测试;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大大降低了开发成本,避免了自动化开发的大量人力投入,同时由于程序生成,提高了时效性以及覆盖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软件测试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化生成应用程序接口测试用例的方法及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软件技术不断发展,软件系统复杂度不断上升,传统的测试方法成本急剧增加且测试效率大幅下降,尤其在敏捷开发中,持续集成的自动化测试保证了不断迭代的稳定性,应用程序接口测试相对容易实现自动化持续集成,实现应用程序接口自动化测试,可以减少人工回归测试人力成本与时间,缩短测试周期,支持后端快速发版需求。
现在应用程序接口自动化测试技术目前主要分为基于postman的自动化测试,以及基于python、java开发语言的requests库的自动化测试。在这两种测试下,都需要测试或者开发人员,去编写大量的脚本代码开发自动化测试用例,产生较大的工作量,同时由于敏捷开发对自动化集成的要求,人力开发往往会出现滞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化生成应用程序接口测试用例的方法及介质,能够改善传统测试方法成本急剧增加和测试效率低下的问题,并且还要应对持续集成自动化测试不断迭代的稳定性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生成应用程序接口测试用例的方法,包括:
web自动化工具模拟用户的操作行为,操作行为包括用户登录、设置数据、点击发送,所述web自动化工具定位到页面元素模拟操作输入框,读取所述输入框的提示值,所述web自动化工具通过提示值读取应用程序接口对应的参数值范围,数据类型;
所述web自动化工具通过http代理工具,读取http或者https数据包到指定文件,通过程序控制,读取所述指定文件的时间戳,筛选出post或者put消息,确定接口值,通过解析所述数据包,确定应用程序接口参数值;
将获取的所述应用程序接口参数值、参数名、参数值类型、参数值范围读取到系统生产用例函数,所述系统生产用例函数对读取到的应用程序接口参数值类型进行分别配置,通过写入文件的方式编写自动化测试用例,并进行自动化测试。
进一步,若所述输入框不存在所述提示值,所述web自动化工具输入空值,通过错误提示提取提示值,若存在所述提示值,则通过所述提示值读取应用程序接口对应的参数值范围,数据类型。
进一步,一个应用程序接口包含多个参数时,所述web自动化工具连续模拟点击两次,保持测试的应用程序接口参数两次值不同,其他值固定,通过两次结果对比,确定要测试的应用程序接口参数。
进一步,所述web自动化工具读取所述提示值,通过正则匹配筛选进行处理,以确定提示值的类型和范围。
进一步,所述系统生产用例函数对读取到的应用程序接口参数值类型,应用程序接口参数值长度进行分别配置,读取到所述应用程序接口参数值类型为字符串和整形时,系统生产用例函数分别对两种类型进行相对应自动化测试用例的脚本生成。
进一步,通过写入文件的方式编写自动化测试用例,根据对应两种应用程序接口参数值类型通过程序代码自动生成自动化测试用例。
一种自动生成应用程序接口测试用例的介质,用于存储所述自动生成应用程序接口测试用例的方法所用的计算机软件指令,其包括自动生成应用程序接口测试用例的方法所设计的程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8182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