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机粘结剂在高发热冒口套上的应用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181383.9 | 申请日: | 2020-10-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212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9 |
| 发明(设计)人: | 王昱方;闫启栋;李建锋;金成功 | 申请(专利权)人: | 禹州市恒利来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2D7/10 | 分类号: | B22D7/10 |
| 代理公司: | 郑州汇科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47 | 代理人: | 孙力文 |
| 地址: | 46167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机 粘结 发热 冒口 应用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发热冒口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机粘结剂在高发热冒口套上的应用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双重改性空心微珠制备;(2)混合粉末制备:按重量份数计,将高岭土、菱苦土、活化膨润土、河砂、氧化铝、氧化铁置于球磨机中得到混合粉末;(3)制坯:将无机粘合剂与上述制备的混合粉末并加入双重改性空心微珠进行搅拌混合,加入适量水,随后浇筑至不锈钢模具中,制备得生坯;(4)煅烧;(5)降温;本发明的空心微珠与糊精水解产物和与玻璃纤维混合,从而加大冒口套的吹气速度和提高制品的阻燃性,减少铸件的气孔数量,从而减少冒口套的发气量;通过使用无机粘合剂,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发散有毒的蒸汽,保护环境和保护工作者健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热冒口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机粘结剂在高发热冒口套上的应用工艺。
背景技术
冒口套补缩作用的必要条件是保持冒口中的金属液晚于铸件凝固和有足够的金属液补充铸件的收缩;冒口套的种类主要分为普通冒口套、保温冒口套、和发热冒口套;普通冒口套是用普通造型材料制做的,补缩效果差,已广泛被保温冒口套替代;保温冒口套是用保温材料制做的,延长了保温冒口套中的金属液的凝固时间,节省金属,保温冒口套可以比普通冒口套提高约40%的补缩效率;发热冒口套是在冒口材料中加入发热剂,在浇入金属液后,发热剂反应放热,使金属液能在液态条件下保持更长时间,比保温冒口套更节省金属,发热冒口套可以比普通冒口套提高约45%的补缩效率。
目前的发热冒口套在制造过程中大多采用有机树脂做粘结剂,导致冒口在使用时,冒口套发热会逸出有毒有害气体,不仅造成环境污染还会对使用者的身体造成损伤,而且在浇注和凝固冷却过程中,由于散热较快,导致铸型和砂芯遇到高温铁水所散发出来的气体量较多,从而使铸件产生较多气孔;因此,如何克服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和缺陷成为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采用无机粘结剂,有效减少发气量的无机粘结剂在高发热冒口套上的应用工艺。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机粘结剂在高发热冒口套上的应用工艺,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双重改性空心微珠制备:将糊精6一9份水解形成糊精水解产物,在糊精水解产物中加入空心微珠5-8份,以100r/min转速搅拌20min,得到空心微珠分散液;在空心微珠分散液中加入适量玻璃纤维,以100r/min转速搅拌30min,得到双重改性微珠;
(2)混合粉末制备:按重量份数计,将高岭土15-20份、菱苦土8-12份、活化膨润土15-20份、河砂15-20份、氧化铝3-5份、氧化铁3-5份置于球磨机中,在450~500r/min下球磨3~5h,待球磨完成后过筛,过120~130目筛,得到混合粉末;
(3)制坯:将无机粘合剂与上述制备的混合粉末按质量比1:7-10混合,并加入双重改性空心微珠进行搅拌混合,加入适量水,随后浇筑至不锈钢模具中,制备得厚度为10~15mm,顶部有直径为3~5mm圆孔的中空生坯,将中空生坯静置固化10-12h后,将其脱模并自然晾干,得到干燥冒口套生坯,随后对干燥冒口套生坯中空内部施釉并自然晾干;
(4)煅烧:待施釉晾干后,将施釉生坯中注入中空体积1/5的去离子水,随后封堵生坯顶部圆孔,将其置于隧道窑中,在120~200℃下预热25~30min,预热完成后,将顶部圆孔打开排除水汽10~15min,随后将圆孔封堵并按10℃/min升温至1180~1200℃,保温煅烧1~2h;
(5)降温:待保温煅烧完成后,趁热将冒口套取出并使其埋入草木灰中,使草木灰完全包裹冒口套后,静置冷却至室温,用去离子水冲洗冒口套3~5次后,自然晾干即可。
进一步地,步骤(1)中玻璃纤维与空心微珠的重量比为1:30-40,所述玻璃纤维的长度小于3mm;长度小于3mm的玻璃纤维可增加制品的力学性能,提高空心微珠的力学填充量和抗压强度,减少制品磨损,提高制品的阻燃性,从而使其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禹州市恒利来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禹州市恒利来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8138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