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端口灯控制电路、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180084.3 | 申请日: | 2020-10-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724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 发明(设计)人: | 郭雷;季冬冬;郭月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B45/30 | 分类号: | H05B45/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达德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0 | 代理人: | 梁凯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端口 控制电路 控制 方法 相关 设备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端口灯控制电路、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可以有效解决CPLD芯片IO资源紧张,端口利用率低等问题。该端口灯控制电路包括:发光二极管矩阵,上述发光二极管矩阵中的每一个发光二极管的阴极和阳极分别用于连接上述数据中心交换机的目标芯片的两个不同端口,其中,上述发光二极管的阳极所连接的上述目标芯片的端口标记为上述发光二极管在所述发光二极管矩阵中的纵坐标,上述发光二极管的阴极所连接的上述目标芯片的端口标记为上述发光二极管在上述发光二极管矩阵中的横坐标,且上述发光二极管在所述发光二极管矩阵中具有唯一的坐标位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端口灯控制电路、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背景技术
数据中心交换机与常规交换机相比,具有端口数量多,吞吐带宽高的特点,即便是体积较小的盒式交换机,其端口数量在50个以上,而且端口都是光口,使用AOC(ActiveOptical Cables,有源光缆)来实现交换机与上下游设备的互联。交换机的端口也会降速使用,因此,交换机都会使用两颗LED灯来区分端口的正常速率和降速的Link和Active状态。
传统的电口交换机使用PHY芯片控制端口灯的状态,数据中心的光口交换机由交换芯片产生码流,再对这些码流进行解码,码流解析时可以使用逻辑芯片或CPLD(Complex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具有可编程、实时性高、应用灵活的特点,在设计中CPLD还可以用来管理光模块的各种控制信号,因此CPLD成为交换机厂商的主流选择。数据中心交换机端口数量多,LED灯的数量是端口灯的二倍,因此需要CPLD的IO数量在100个以上,这对CPLD的IO资源是非常大的消耗。硬件设计中CPLD不仅需要完成端口灯控制功能,还要处理光模块的一些控制信号,一个光模块的控制信号的数量在4个左右,而这部分控制信号是无法缩减的,数据中心交换机端口数量(光模块数量)在50个以上。采用常规的一个IO控制一颗LED灯的方案,给硬件电路设计上带来挑战,选用IO数量丰富的CPLD芯片,无形中增加了物料成本。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端口灯控制电路、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可以有效解决CPLD芯片IO资源紧张,端口利用率低等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端口灯控制电路,包括:
发光二极管矩阵,所述发光二极管矩阵中的每一个发光二极管的阴极和阳极分别用于连接所述目标芯片的两个不同端口,
其中,
所述发光二极管的阳极所连接的所述目标芯片的端口标记为所述发光二极管在所述发光二极管矩阵中的纵坐标,
所述发光二极管的阴极所连接的所述目标芯片的端口标记为所述发光二极管在所述发光二极管矩阵中的横坐标,
且所述发光二极管在所述发光二极管矩阵中具有唯一的坐标位置。
可选地,所述目标芯片为用于数据中心交换机的CPLD芯片,所述发光二极管的阳极所连接的所述CPLD芯片一侧的端口标记为所述发光二极管在所述发光二极管矩阵中的纵坐标;
所述发光二极管的阴极所连接的所述CPLD芯片另一侧的端口标记为所述发光二极管在所述发光二极管矩阵中的横坐标。
可选地,所述电路还包括:还包括电源Vcc,所述CPLD芯片的端口用于控制与其相连的发光二极管的通断,所述电源Vcc用于为与其相连的发光二极管供电。
可选地,所述电路还包括:MOS管,所述MOS管用于配合所述CPLD芯片的端口控制与其相连的发光二极管的通断,以及,用于配合电源Vcc为与其相连的发光二极管供电。
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端口灯控制电路的控制方法,用于控制如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端口灯控制电路,所述方法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8008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