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核临界事故报警系统的布置优化及阈值选取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179654.7 | 申请日: | 2020-10-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344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2 |
| 发明(设计)人: | 邵增;霍小东;易璇;刘国明;胡小利;李云龙;杨海峰;于淼;陈添;费钧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Q10/06;G06Q50/26;G08B21/02;G08B29/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1 | 代理人: | 田明;任晓航 |
| 地址: | 10084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临界 事故 报警 系统 布置 优化 阈值 选取 方法 | ||
1.一种核临界事故报警系统的布置优化及阈值选取方法,包括:
(1)建立核临界事故报警系统的布置分析模型;
(2)针对建立的模型,进行三维剂量场分布分析;
(3)采用等高线图的方法从若干剂量场分布图中优化选取合适的临界事故报警系统布置点位,并确定合适的报警阈值,以确保可以覆盖到每个具有临界事故风险的设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临界事故报警系统的布置优化及阈值选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布置分析模型,包括设备室的各种设备、物料、结构材料及墙体等;设备或结构材料之外的间隙按照正常空气考虑。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临界事故报警系统的布置优化及阈值选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三维剂量场分布分析,涵盖核临界事故报警系统可能布置位置的所有区域,采用网格计数的方法分别统计中子和光子剂量场率,其中光子剂量分布考虑为光子放射性直接产生的光子剂量与中子放射性产生的二次光子剂量之和。
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核临界事故报警系统的布置优化及阈值选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三维剂量场分布分析,包括分析最小临界事故源项产生的三维剂量场分布,以及分析正常运行源项产生的三维剂量场分布。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核临界事故报警系统的布置优化及阈值选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分析最小临界事故源项产生的三维剂量场分布时,各设备最小临界事故下的中子和光子源项需分别设置,并分别开展输运计算。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核临界事故报警系统的布置优化及阈值选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分析某设备最小临界事故源项产生的三维剂量场分布时,将设备内易裂变材料和壁面材料都设置为真空,在设备的表面一个薄层上设置最小临界事故源项,其他设备或结构材料均按照正常运行工况模拟。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核临界事故报警系统的布置优化及阈值选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分析正常运行源项产生的三维剂量场分布时,将所有设备的中子或光子放射性同时设置在各设备所在位置,按照均匀分布布置在放射性材料中。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临界事故报警系统的布置优化及阈值选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等高线图的方法,是采用各设备最小临界事故剂量场分布的最小值,形成各设备最小临界事故在可能的核临界事故报警系统平面上产生的剂量场分布最小值的等高线图,在等高线图优化选取探头布置点位使得临界事故报警系统可以覆盖每个可能发生临界事故的设备,同时根据与正常运行源项产生的三维剂量场分布比较,选择合适类型的探头使得核临界事故报警系统报警阈值远高于正常运行的剂量率以避免误报警。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核临界事故报警系统的布置优化及阈值选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等高线图的具体生成方法是:对任一给定的可能布置核临界事故报警系统的平面,对平面上的每一个网格单元,读取各设备最小临界事故源项在该网格单元产生的剂量率,选取各剂量率的最小数值作为该网格单元的剂量率数值,从而在整个网格平面上形成具有直观表达形式的等高线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7965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踝泵运动装置
- 下一篇:一种球磨机筛分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