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踝泵运动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179646.2 | 申请日: | 2020-10-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266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丽;施涛;陈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市龙泉驿区中医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3B23/08 | 分类号: | A63B23/08;A63B21/05;A63B71/06;A61F7/00;F16F15/067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尹均利 |
| 地址: | 6101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运动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医疗复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智能踝泵运动装置,所述移动盒体的两端对称固定焊接有移动条,所述箱体内部的顶端对称转动安装有固定滑轮,所述箱体内部的下方对称转动安装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下方齿轮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移动盒体的内部通过转动结构对称安装有框体,所述框体的内部开设有内腔,所述第一弹簧位于框体的一侧,所述框体的另一侧安装有压力结构。此装置设计合理,操作简单,通过框体和压力结构的设置,从而使得装置能够在帮助使用者进行踝泵运动时方便高度的调节,并且能够为踝泵运动增加压力,使得使用者的肌力提高,使得踝泵运动的效果更加显著,方便了人们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复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踝泵运动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长期卧床,四肢瘫痪,下肢骨折,昏迷等患者较多,这些患者由于不能自主下床活动,容易造成下肢肌肉萎缩无力,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导致患者出现肢体肿胀,小腿轻微发痒、疼痛等症状,甚至引起肢体深静脉血栓,现有的踝泵运动装置大多需要人工辅助,并且在锻炼的过程中调节不方便,无法对锻炼的程度进行调节,使得锻炼效果欠佳,容易浪费人力,康复疗效缓慢。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智能踝泵运动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智能踝泵运动装置。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智能踝泵运动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通过滑动装置安装有移动盒体,所述移动盒体的两端对称固定焊接有移动条,所述箱体的内部开设有与移动条相对应的滑动开口,所述移动条穿过滑动开口并延伸出去固定套设有拉动索,所述箱体内部的顶端对称转动安装有固定滑轮,所述拉动索的一端穿过固定滑轮并延伸下去,所述箱体内部的下方对称转动安装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外圈开设有绕绳口,所述拉动索的一端固定套设在绕绳口上,所述第一齿轮的下方齿轮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一侧固定插接有电机,所述电机通过螺钉固定安装于箱体的内部,所述移动盒体的内部通过转动结构对称安装有框体,所述框体的内部开设有内腔,所述框体之间通过第一连接板用螺钉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侧固定套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套接于移动盒体的内部,所述第一弹簧位于框体的一侧,所述框体的另一侧安装有压力结构;
所述滑动装置包括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对称固定焊接于移动盒体的一侧,所述箱体的内部对称开设有与第一滑块相对应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块位于第一滑槽的内部;
所述转动结构包括第一转动块,所述第一转动块对称固定焊接于框体两端的下方,所述第一转动块的另一端转动插接于移动盒体的内壁,所述框体两端的上方对称固定焊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移动盒体的内壁上开设有与第二滑块相对应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块位于第二滑槽的内部;
所述压力结构包括挡板,所述挡板通过活动结构对称安装于移动盒体的内部,所述挡板之间通过第二连接板相互连接,所述挡板的另一侧固定套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套接于移动盒体的内部,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一侧设有气缸,所述气缸通过螺钉固定安装于移动盒体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固定滑轮和第一齿轮均通过转轴转动安装于箱体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活动结构包括第二转动块,所述第二转动块固定焊接于挡板的下方,所述第二转动块的另一端转动插接于移动盒体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第二滑槽的内部固定插接有红外计数仪。
优选的,所述移动盒体的内壁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加热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装置能够通过拉动索拉动移动盒体使得使用者在进行踝泵运动时能够调节双脚的高度,并且提供支撑,使得使用者能方便的将双脚高度抬升到心脏以上的高度,将踝泵运动的效果最大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市龙泉驿区中医医院,未经成都市龙泉驿区中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7964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