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背篓式手握振动放线撒灰器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178488.9 | 申请日: | 2020-10-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433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 发明(设计)人: | 张利斌;李俊;米平龙;任晨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G21/18 | 分类号: | E04G21/18 |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杨晓燕 |
| 地址: | 43008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背篓 式手握 振动 放线 撒灰器 | ||
本申请提供一种背篓式手握振动放线撒灰器,属于建筑施工领域。其包括料桶,料桶具有进料口和出料口;连接杆的一端可移动地穿进料桶内部,且安装有振动疏松器,振动疏松器设置在料桶的底部内,且用于疏松料桶内部的石灰;连接杆的另一端穿出料桶外,且与摇杆呈角度地连接,摇杆设置在料桶一侧的外部处,用于带动连接杆和振动疏松器移动;出料结构的一端连通于出料口,用于将将料桶中的灰料喷洒出去。该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卡灰,出灰均匀。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篓式手握振动放线撒灰器。
背景技术
在施工过程中,各种撒灰放线装置都是为了能够更方便、更快速地帮助测量人员完成施工放线工作。目前现有的放线撒灰装置大都是采用滚轮式或手拖式的撒灰装置,这种类型的撒灰装置只能局限于相对平整、坚硬的地面使用,对于崎岖山地、软泥质地等环境却无所适从,且上述各种类型的撒灰装置结构复杂,体积和重量都相对较大,不能很好的满足施工现场的各类放线工作。
在基础建设的发展过程中,测量放线一直是施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能够提高测量放线速率、解决崎岖山地和软质泥地放线困难的问题,是测量施工人员新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背篓式手握振动放线撒灰器,旨在改善现有的普通施工撒灰装置无法到环境比较复杂的区域施工的问题。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背篓式手握振动放线撒灰器,包括:
石灰储存结构,包括料桶,所述料桶具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进料口上盖设有盖子,用于打开或者关闭所述料桶,所述出料口开设在所述料桶的底部;
石灰疏松组件,包括振动疏松器、连接杆以及摇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可移动地穿进所述料桶内部,且安装有所述振动疏松器,所述振动疏松器设置在所述料桶的底部内,且用于疏松所述料桶内部的石灰;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穿出所述料桶外,且与所述摇杆呈角度地连接,所述摇杆设置在所述料桶一侧的外部处,用于带动所述连接杆和所述振动疏松器移动;
出料结构,所述出料结构的一端连通于所述出料口,用于将将所述料桶中的灰料喷洒出去。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进料口设置在所述料桶的顶部,所述盖子与所述进料口螺纹连接。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振动疏松器包括多个振动凸轮,多个所述振动凸轮分别间隔地套接在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上,每个所述振动凸轮的中心与所述连接杆所在的直线相间隔,且相邻的两个所述振动凸轮的中心线之间相间隔。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料桶内部中空,且具有与人体背部相适应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呈向所述料桶外部的外凸状,所述第二侧壁呈向所述料桶内部的内凹状。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第二侧壁上间隔地安装有两条背带,所述背带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侧壁的上部,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侧壁的下部。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出料结构包括出料软管和不锈钢出料管,所述出料软管的一端连通于所述出料口,另一端连通于所述不锈钢出料管;所述不锈钢出料管上安装有振动器,所述振动器用于驱动所述不锈钢出料管产生振动。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不锈钢出料管远离所述出料软管的一端开口,所述开口的横截面呈斜面状。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振动器包括电动马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7848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轮椅助行两用的器械
- 下一篇:一种禽蛋产品的涂膜保鲜剂及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