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镀锌锌锅罩联动升降防护门装备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177955.6 | 申请日: | 2020-10-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024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 发明(设计)人: | 戴海峰;郭冉;吕卫丁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瑞马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5F1/02 | 分类号: | E05F1/02;E06B9/15;E06B9/17;E06B9/64;E06B9/68;E06B9/70;C23C2/06 |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31 | 代理人: | 黄少波 |
| 地址: | 221131 江苏省徐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镀锌 锌锅罩 联动 升降 防护门 装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镀锌锌锅罩联动升降防护门装备,包括两个立柱,所述立柱之间设置有桁架,所述桁架底端设置有防护门,所述立柱上设置有控制所述桁架的升降机构,所述桁架上设置有用于控制防护门的关启机构;所述关启机构包括依次设置的电机、减速机、卷轴,所述减速机与所述卷轴之间依次设置有第一联轴器和轴承,所述卷轴上设置有多个卷筒,所述卷筒上设置有吊袋,两个相邻所述卷轴之间设置有第二联轴器。本发明结构简单,减少热镀锌过程中废气和粉尘的无组织排放,提高废气和粉尘的收集效率,显著提高热镀锌的作业环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镀锌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镀锌锌锅罩联动升降防护门装备。
背景技术
在镀锌行业中,经常会产生大量的工业废气,污染了车间生产环境和危害着生产人员的身心健康,排放到大气层中,会导致环境恶化。特别是一些强腐蚀性的废气不仅危害着人身健康还会腐蚀车间内的机器设备,危害极大;据统计,全世界每年锌产量的40%用于热镀锌,而热镀锌同时也是传统的重污染行业,产生大量的废气和粉尘;随着社会发展和生产效率的提高以及对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对热镀锌行业的要求也逐步提高,于是建立具有环保、节能、高效的清洁型热镀锌环境也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考虑工件进出问题,以往的锌锅罩仅仅是围往顶面和三面,留一路进出料,并在车间顶部设置整体送排风装置来收集腐蚀性废气,或者仅仅是在锌锅上部做一个四侧透风的集气罩,这样的废气收集装置虽然能吸收一定量废气,但并不能完成解决废气在镀锌车间的扩散,废气及粉尘依然会从镀锌进出门扩散出去,而且吸收废气量有限,无法在第一时间改善直接操作工人的作业环境。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热镀锌锌锅罩联动升降防护门装备,结构简单,减少热镀锌过程中废气和粉尘的无组织排放,提高废气和粉尘的收集效率,显著提高热镀锌的作业环境。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镀锌锌锅罩联动升降防护门装备,包括两个立柱,所述立柱之间设置有桁架,所述桁架底端设置有防护门,所述立柱上设置有控制所述桁架的升降机构,所述桁架上设置有用于控制防护门的关启机构;所述关启机构包括依次设置的电机、减速机、卷轴,所述减速机与所述卷轴之间依次设置有第一联轴器和轴承,所述卷筒上设置有吊袋,两个相邻所述卷轴之间设置有第二联轴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联轴器采用梅花联轴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联轴器采用十字万向节联轴器。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机构通过链条传动的方式来控制桁架的移动,所述升降机构上设置有配重机构,所述配重机构包括配重块,所述配重块上通过钢丝绳连接至升降机构,所述钢丝绳与所述配重块之间设置有吊装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配重块上设置有导向行走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配重块的质量比桁架和防护门的总质量重100kg。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门的底端靠近所述配重块的位置设置有减震垫,所述减震垫是橡胶材质。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门的结构是多层组装,每层所述防护门之间均通过销轴进行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门的防护面板采用耐高温非金属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立柱上设置有光电开关。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本装置利用升降机构带动桁架,桁架上的关启机构带动防护门的方式,既可以调整桁架在竖直方向的位置,也可以调整防护门的位置,在打灰时,防护门通过电机带动,面板向上提升,方便工人进出锌锅罩打灰;在工件镀锌进出料时,防护门通过电机带动,将面板向上提升到顶,在提升的过程中,桁架同时下落到着陆;完成进出料后,防护门将面板放下,同时桁架上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瑞马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徐州瑞马智能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7795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