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施工期可折叠隔音屏障围挡组合结构及安装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177949.0 | 申请日: | 2020-10-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602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 发明(设计)人: | 刘龙;胡义焕;张雪锋;曹华;张洪东;甘丽坤;刘战锋;杨长松;吴江华;李娜;黄佳祺;王代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华东工程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H17/16 | 分类号: | E04H17/16;E04B1/86 |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刘晓春 |
| 地址: | 310014***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施工期 可折叠 隔音 屏障 组合 结构 安装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施工期可折叠隔音屏障围挡组合结构及安装方法,包括支撑结构、能向上展开和向下折叠的隔音结构、围挡以及固定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相对设置的两根立柱,立柱内部设置升降导向槽,所述隔音结构包括两页及以上的隔音板材,隔音板材之间通过合页连接件相连接,顶部的隔音板材的上部穿设滚轮轴,滚轮轴的两端设置滚轮,滚轮与升降导向槽限位配合,所述固定结构用于固定隔音板材;本发明针对在台风等异常天气多发区施工的建筑工程,选取一种降低台风毁坏风险,降低施工成本的隔音屏障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施工期防噪减噪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施工期可折叠隔音屏障围挡组合结构及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建设活动的不断推进,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音污染对生态环境、人们的生活、办公、学习带来的影响日益加剧。建设活动可能出现在城市、郊区、农村、河湖边、山区等地方,建筑噪音污染也随之出现。特别是在城镇居民集聚区、鸟类保护区、护渔区等区域,噪音污染带来的影响尤为明显。
近年来,公众自身环保意识日益增强,各地对噪音污染反应越来越强烈,政府部门也相继出台噪音控制相关法律法规控制施工噪音。噪音控制方法主要从声源、传播途径和接受者三方面着手。建筑工程施工过程噪音声源控制主要方法有选用产生噪音较低的施工机械和施工方法等,是消除或降低噪音污染最基本的控制方法;传播途径控制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噪音的主要方式有布置隔音屏障、吸音屏障等方法;噪音接受者可能是人类、鸟类等,群体较大,从噪音接受者控制建筑工程施工噪音较为困难。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选用产生噪音较大的施工机械,此时,最佳的降低噪音影响的方法就是从传播途径着手,即设置隔音屏、吸音屏障等结构物。
在台风等异常天气多发区,固定式隔音屏障结构设计和安装需要考虑台风荷载等,其基础、立柱及隔音屏障材料设计强度等级较高,成本投入较大。若遇到超出设计荷载的极端天气,容易造成隔音屏障大面积毁坏,经济损失较大,甚至造成人员伤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施工期可折叠隔音屏障围挡组合结构,针对在台风等异常天气多发区施工的建筑工程,选取一种降低台风毁坏风险,降低施工成本的隔音屏障结构。
为此,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施工期可折叠隔音屏障围挡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结构、能向上展开和向下折叠的隔音结构、围挡以及固定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相对设置的两根立柱,立柱内部设置升降导向槽,所述隔音结构包括两页及以上的隔音板材,隔音板材之间通过合页连接件相连接,顶部的隔音板材的上部穿设滚轮轴,滚轮轴的两端设置滚轮,滚轮与升降导向槽限位配合,所述固定结构用于固定向下折叠后的隔音板材。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可相互配合的地锚和提升环,地锚与地面相固定,顶部的隔音板材顶部的中间部位设置提升环。
进一步的:所述两根立柱之间通过限位导轨进行定位,限位导轨包括两条L型窄钢板和两个U型扣件。
进一步的:所述立柱上开设上部限位孔和下部限位孔,上部限位孔和下部限位孔上穿设插销,上部限位孔设置在隔音板材提升到位后,滚轮轴的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底部的隔音板材的下部穿设阻尼轴,阻尼轴的两端设置阻尼元件,阻尼轴两端与立柱的连接部位设置定位部件连接孔,定位部件连接孔与下部限位孔相对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顶部隔音板材上端和底部隔音板材下端分别固定设置上部钢管和下部钢管,滚轮轴和阻尼轴分别穿设在上部钢管和下部钢管的内部,并分别通过上部轴承和下部轴承与上部钢管和下部钢管进行连接,所述阻尼元件一端与钢管连接,另一端与阻尼轴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围挡设置在立柱的外侧,立柱的内侧用于隔音板材折叠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华东工程建设管理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华东工程建设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7794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缓冲阀
- 下一篇:一种集成式回水管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