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智能轮胎触觉感知的智能汽车感知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77626.1 | 申请日: | 2020-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940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杨世春;王锐;陈昱伊;曹耀光;李强伟;闫啸宇;陈飞;刘新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W30/00 | 分类号: | B60W3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航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68 | 代理人: | 黄川;史继颖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智能 轮胎 触觉 感知 汽车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智能轮胎触觉感知的智能汽车感知系统,包括智能轮胎(1)、视觉感知系统(2)、雷达设备(3)、计算机视觉单元(4)、轮胎信息处理单元(5)、传感器融合单元(6)、电子线路(7)、无线数据传输装置(8)以及整车控制单元(9),车辆行驶在路面时,“视觉”方面,通过摄像头结合计算机视觉技术进行物体识别和辅助定位;“听觉”方面,通过雷达、激光雷达进行定位、测速和障碍物监测;“触觉”方面,通过智能轮胎感知路面信息,用传感器融合技术将以上信息进行融合,生成一个全面感知、及时反馈的车辆环境状态,包含了周围交通状况、车辆定位以及道路信息,有助于整车控制单元进行车辆动力学的优化分析和控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人驾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智能汽车感知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智能轮胎触觉感知的智能汽车感知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的智能汽车领域迅速发展,有望在未来得到广泛应用。其中,感知系统作为智能驾驶控制的重要信息来源,近年来飞速发展。目前市场上的智能汽车感知系统主要针对外部环境,例如交通信号,往来车辆行人等进行感知判断,进而对车辆行驶进行规划和控制,而对于路面参数,例如摩擦因数,湿滑程度等信息的感知比较缺乏。路面作为向车辆提供驱动力和制动力的唯一来源,道路的湿滑程度、摩擦因数、粗糙度等对于车辆行驶的动力性、安全性等有着不可忽略的影响。如果能对路面的信息进行感知并反馈,一方面能够优化整车控制系统,提高车辆的动力性和灵敏性,另一方面也能及时对路面的异常状态做出反应,提高行驶的安全性。
目前,智能汽车的感知系统主要采用摄像头结合计算机视觉技术、雷达、激光雷达以及V2X技术等对车辆周围环境进行感知,对于路面信息的感知比较缺乏。目前,已有研究人员通过摄像头,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实现了对雨雪路面的监测。但这种监测存在较多缺陷,例如存在监测可靠性差、受光线影响较大等。另外,针对路面的其他信息,例如粗糙度,摩擦因数等无法通过计算机视觉技术来实现。已有研究表明,通过在轮胎内安装传感器,并对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可以感知到路面的状态,区分冰面和水泥路面,获得轮胎的滑移率等。轮胎作为汽车与路面接触的唯一部件,可通过在轮胎内布置传感器,使轮胎“智能化”,感知轮胎与路面的接触情况来获取路面信息。而传统的轮胎主要关注胎压和温度检测,通常只在轮胎内壁布置了温度或压力传感器,监测轮胎的压力和温度并实时报警,无法感知轮胎与路面的接触情况,增加汽车行驶的触觉感知。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基于智能轮胎触觉感知的智能汽车感知系统,可在车辆感知系统中加入智能轮胎,作为车辆的“触觉感知元件”,和摄像头、雷达等一起感知周围环境,反馈环境信息。车辆行驶在路面时,“视觉”方面,通过摄像头结合计算机视觉技术进行物体识别和辅助定位;“听觉”方面,通过雷达、激光雷达进行定位、测速和障碍物监测;“触觉”方面,通过智能轮胎感知路面信息,如粗糙度、摩擦因数等;利用传感器融合技术将以上信息进行融合,生成一个全面感知、及时反馈的车辆环境状态,包含了周围交通状况、车辆定位以及道路信息,有助于整车控制单元进行车辆动力学的优化分析和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776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