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触控显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76559.1 | 申请日: | 2020-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561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发明(设计)人: | 陈敏;刘昕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思诚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4 | 代理人: | 朱娟 |
地址: | 201201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装置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在提高柔性触控电路板与触控基板的绑定可靠性的同时,还有利于触控显示装置的窄边框和轻薄化设计。触控显示装置包括沿触控显示装置的出光方向依次设置的显示模组、触控基板、偏光片、粘合胶膜和盖板,触控基板包括触控区和绑定区,偏光片覆盖触控区;还包括:柔性触控电路板,柔性触控电路板的厚度小于偏光片的厚度,柔性触控电路板包括绑定部和弯折部,柔性触控电路板通过绑定部绑定在绑定区上;填充结构,填充在绑定部与第一结构之间的缝隙内,填充结构与粘合胶膜之间相互独立,第一结构为绑定部朝向出光方向的一侧的结构中与绑定部相距最近的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触控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飞速发展,具有触控功能的触控显示装置已经逐渐遍及人们的生活中。如图1所示,图1为现有技术中触控显示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触控显示装置包括沿触控显示装置的出光方向依次设置的显示模组1′、触控基板2′、偏光片3′、粘合胶膜4′和盖板5′,此外,触控显示装置还包括向触控基板2′传输触控信号的柔性触控电路板6′,柔性触控电路板6′与触控基板2′绑定在一起,并弯折到显示模组1′的背光侧。
但是,基于目前触控显示装置的结构设计,柔性触控电路板6′中与触控基板2′绑定的端部与盖板5′之间具有缝隙,这就导致柔性触控电路板6′弯折时,该端部会向上翘起(翘起后的柔性触控电路板6′如图1中的虚线框所示),导致柔性触控电路板6′与触控基板2′中原本绑定在一起的引脚断开,进而对触控性能造成不良影响。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在提高柔性触控电路板与触控基板的绑定可靠性的同时,还有利于触控显示装置的窄边框和轻薄化设计。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包括沿触控显示装置的出光方向依次设置的显示模组、触控基板、偏光片、粘合胶膜和盖板,其中,所述触控基板包括触控区和绑定区,所述偏光片覆盖所述触控区;
还包括:
柔性触控电路板,所述柔性触控电路板的厚度小于所述偏光片的厚度,所述柔性触控电路板包括绑定部和弯折部,所述柔性触控电路板通过所述绑定部绑定在所述绑定区上,并通过所述弯折部弯折到所述显示模组背向所述出光方向的一侧;
填充结构,所述填充结构填充在所述绑定部与第一结构之间的缝隙内,并且,所述填充结构与所述粘合胶膜之间相互独立,其中,所述第一结构为所述绑定部朝向所述出光方向的一侧的结构中与所述绑定部相距最近的结构。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在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增设一填充结构,可以利用填充结构对柔性触控电路板的绑定部与第一结构之间的缝隙进行填充,如此一来,当柔性触控电路板弯折时,就能避免绑定部向上翘起,从而有效提高柔性触控电路板与触控基板之间的绑定可靠性,进而保证触控显示基板具有良好的触控性能。
而且,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填充结构与粘合胶膜独立设置,填充结构的厚度可根据绑定部与第一结构之间的缝隙进行灵活设置,该种设置方式不会对柔性触控电路板的厚度造成限制,因此可选用小于偏光片厚度的更薄的柔性触控电路板,从而使得柔性触控电路板的弯折部占用更小的边框宽度,以及使柔性触控电路板弯折到显示模组背部的部分占用更小的厚度,此时,柔性触控电路板的选择更符合目前的柔性触控电路板的选型趋于超薄的设计理念,更有利于实现触控显示装置的窄边框设计和轻薄化设计。
此外,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粘合胶膜仍采用厚度均一的胶膜即可,无需对粘合胶层进行特殊的定制化设计,降低了工艺难度和制作成本,而且还提高了粘合胶膜的对位粘合精度。而且,当绑定部上设置有填充结构之后,当粘合胶膜仅覆盖偏光片或同时覆盖偏光片和填充部时,都能保证粘合胶膜表面平整,使其具有较高的机械性能。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765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