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佐餐麻辣调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176323.8 | 申请日: | 2020-10-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736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 发明(设计)人: | 李德建;赵欠;张丽;唐毅;徐伟伟;梁亚男;黄采姣;陈英;黄金凤;李俊婕;王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德庄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3L27/10 | 分类号: | A23L27/10;A23L27/00;A23L5/10;B26D1/08;B26D5/12;B26D7/06 |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王攀 |
| 地址: | 401336***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佐餐 麻辣 调料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新型佐餐麻辣调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I:原料的准备,包括干辣椒的切节、辣椒皮籽分离及辅料的准备,干辣椒的切节及辣椒的皮籽分离采用切节分离一体机完成,切节分离一体机包括机架、进料机构、切节机构和出料机构,出料机构连接有分级筛分组件;步骤II:将粉碎后干辣椒的皮籽分开炒制,辣椒皮的炒制温度85‑90℃,炒制时间为25‑30min;辣椒籽的炒制温度140‑150℃,炒制时间为50‑55min;步骤III:固态调料的配料;步骤IV:佐餐麻辣调料的制备,取60‑65份植物油或动物油,加热后泼淋到步骤III中的混合配料上即得新型佐餐麻辣调料。本发明解决了技术中传统佐餐调料的制作、包装方式存在的携带不便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佐餐麻辣调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的种类也越来越丰富,因此各种佐餐调料便应运而生。目前市场上售卖的佐餐调料大多是瓶装的固液混合物,且以油辣子的形式居多。这种佐餐调料虽然口感外观俱佳,但是不方便携带,而且瓶装的佐餐调料大多容量较大,食用时间较长,反复开盖还容易滋生细菌,导致食物变质等问题。
因此,也有部分人采用家庭制作的方式随吃随做佐餐调料,而家庭制作的佐餐调料由于原料受限和制作工艺间的差异,导致制作的即食佐餐调料质量不一,口感难以达到预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新型佐餐麻辣调料的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传统佐餐调料的制作、包装方式存在的携带不便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佐餐麻辣调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I:原料的准备,包括干辣椒的切节、辣椒皮籽分离及辅料的准备,干辣椒的切节及辣椒皮籽分离采用切节分离一体机完成,切节分离一体机包括机架和设置在机架上的进料机构、切节机构和出料机构,出料机构连接有用于分离辣椒皮籽的分级筛分组件;
步骤II:将粉碎后的干辣椒皮籽分开炒制,辣椒皮的炒制温度85-90℃,炒制时间为25-30min;辣椒籽的炒制温度140-150℃,炒制时间为50-55min;
步骤III:固态调料的配料,取炒制后的辣椒皮20-25份、辣椒籽8-10份、白芝麻0.5-1份、花生碎0.5-1份、食盐2-3份、葱粉0.2-0.3份、香料粉0.8-1份、姜粉0.1-0.2份、薄荷叶0.1-0.2份、荆芥叶0.1-0.2份,配料备用;
步骤IV:佐餐麻辣调料的制备,取60-65份植物油或动物油,加热后泼淋到步骤III中的混合配料上即得新型佐餐麻辣调料。
本方案的原理及优点是:实际应用时,本技术方案中,在制备新型佐餐麻辣调料的时候,首先是利用切节分离一体机将已经干燥后的辣椒进行切节和皮籽分离,切节分离一体机中机架起到整体支撑的作用,进料机构用于对待切节的辣椒进行进料,切节机构用于对辣椒进行切节处理,出料机构用于将切节后的辣椒统一出料。辣椒在切节之后,由于为干制的辣椒,其籽会从皮中脱落,使切节后的辣椒形成皮籽混合物,通过在出料机构处连接分级筛分组件,能够对切节后的辣椒进行皮籽分离,方便后续进行皮籽分开炒制。在对原料进行炒制时,由于辣椒的皮、籽厚度、密度及质地均存在较大的差异,采用皮籽分开炒制的方式,能够实现将辣椒皮、籽分别在其最适的温度下炒制,使炒制后的香味更浓,制备而成的佐餐麻辣调料口感更佳。
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技术方案中,在制备麻辣佐餐调料前,对辣椒切节时,能够通过切节分离一体机实现辣椒的皮籽分离,在炒制原料时,将皮籽分别炒制,能够保证最佳的口感。
2、本技术方案中,麻辣佐餐调料是以固态的形式呈现,方便携带和存放。在食用时,直接用热油浇淋即可,加工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德庄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德庄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7632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