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北斗定位的杆塔沉降倾斜监测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76221.6 | 申请日: | 2020-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843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宏;成云朋;荀思超;宋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盐城供电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5/00 | 分类号: | G01C5/00;G01S19/14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港澄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4 | 代理人: | 范佳晨 |
地址: | 224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北斗 定位 杆塔 沉降 倾斜 监测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北斗定位的杆塔沉降倾斜监测系统及其监测方法,所述杆塔沉降倾斜监测系统包括北斗定位系统、监测基准站、第一监测流动站、第二监测流动站、无线通信单元、监控中心和报警单元;所述杆塔沉降倾斜监测系统根据所述监测基准站采集的坐标信息与基准坐标确定观测值的校正值,再根据所述第一监测流动站、所述第二监测流动站采集的坐标信息判断所述杆塔是否发生沉降和倾斜,并及时发出报警。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北斗定位的杆塔沉降倾斜监测系统和方法,能够准确计算出塔杆沉降值和倾斜角度,提高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北斗定位的杆塔沉降倾斜监测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跨地区、跨流域的输电线路在我国已普遍建立,在一些地形复杂,采空区较多的区域却很容易出现输电杆塔倾斜、沉降、位移问题,由此导致的杆塔倒伏、线路拉力与弧垂改变往往会直接影响输电线路的正常运行。大多数输电杆塔地处偏远,工作环境恶劣,可能遭受人为破坏(如盗窃电力设施等)或自然灾害的袭击(如暴风雨、覆冰等)。
为避免输电杆塔的正常运行受到影响,长期以来,电力企业对杆塔的运行维护主要依赖于人工的定期巡视和检修,但这种方法工作效率较低,维护成本较高。由于杆塔的倾斜、沉降、位移隐患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人工巡视在监测结果上存在着局限性,易造成对电力杆塔隐患的漏判。输电杆塔一直处于缺少监管维护的状态,亟需一种高精度的杆塔状态信息获取方式,对杆塔异常情况进行分析,并通过高可靠通信方式将状态信息传送至分析处理平台。随着无线通信以及北斗定位技术的日渐成熟,输电杆塔的状态监测课题获得了新的研究思路和强而有力的技术支持。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北斗定位的杆塔沉降倾斜监测系统,能够通过使用高精度测量天线,在已知坐标的点上安置GNSS接收机,利用已知坐标和卫星星历计算出观测值的校正值,并通过无线通信单元将校正值发送给流动站GNSS接收机,流动站利用接收到的校正值对自己的GPS观测值进行修正,消除卫星钟差、接收机钟差、大气电离层和对流层折射误差的影响,从而获得更高精度的测量目标值,进而更好的判断杆塔是否发生沉降和倾斜,并及时发出报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北斗定位的杆塔沉降倾斜监测系统和方法,能够准确计算出杆塔沉降值和倾斜角度,提高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本发明具体为一种基于北斗定位的杆塔沉降倾斜监测系统,所述杆塔沉降倾斜监测系统包括北斗定位系统、监测基准站、第一监测流动站、第二监测流动站、无线通信单元、监控中心和报警单元,所述北斗定位系统分别与所述监测基准站、所述第一监测流动站、所述第二监测流动站相连接,所述无线通信单元分别与所述监测基准站、所述第一监测流动站、所述第二监测流动站、所述监控中心相连接,所述监控中心还与所述报警单元相连接。
所述第一监测流动站、所述第二监测流动站分别安装在所述杆塔底部和所述杆塔顶部,所述监测基准站基准距离所述第一监测流动站、所述第二监测流动站相对距离小于10km。
所述第一监测流动站包括第一GNSS天线、第一GNSS接收机、第一供电模块、第一通信模块,所述第一GNSS天线与所述第一GNSS接收机、所述第一通信模块顺序连接,所述第一GNSS接收机还与所述第一供电模块相连接;
所述第二监测流动站包括第二GNSS天线、第二GNSS接收机、第二供电模块、第二通信模块,所述第二GNSS天线与所述第二GNSS接收机、所述第二通信模块顺序连接,所述第二GNSS接收机还与所述第二供电模块相连接;
所述监测基准站包括第三GNSS天线、第三GNSS接收机、第三供电模块、第三通信模块,所述第三GNSS天线与所述第三GNSS接收机、所述第三通信模块顺序连接,所述第三GNSS接收机还与所述第三供电模块相连接;
所述第一GNSS天线、所述第二GNSS天线、所述第三GNSS天线采用新型扼流圈型天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盐城供电分公司,未经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盐城供电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762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伏封装胶膜、光伏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自动烤串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