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田螺苗种繁育网箱及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75280.1 | 申请日: | 2020-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367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梁怡;胡大胜;江林源;韩书煜;施金谷;黎姗梅;易弋;兰健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技术推广站 |
主分类号: | A01K61/51 | 分类号: | A01K61/51;A01K61/6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博士科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663 | 代理人: | 马天鹰 |
地址: | 530022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田螺 苗种 繁育 网箱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田螺苗种繁育网箱及使用方法,田螺苗种繁育网箱包括亲螺产苗网箱、螺苗收集网箱、固定竹竿和沉子,亲螺产苗网箱套设在螺苗收集网箱内,亲螺产苗网箱的网目尺寸大于螺苗收集网箱的网目尺寸,亲螺产苗网箱和螺苗收集网箱的边角均连接在固定竹竿上。本发明克服了稻田繁育田螺亲螺转移困难、螺苗收集劳动强度大、螺苗破损率高的缺陷,实现亲螺和螺苗管养一体化,方便亲螺产苗后转移和螺苗育成后采集,为不同养殖规模田螺养殖场广泛应用提供了条件,本发明可降低螺苗收集劳动强度80%以上、螺苗破损率控制在5%以内。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田螺苗种繁育设施,具体涉及一种田螺苗种繁育网箱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田螺分批产苗的特性,影响了田螺苗种规模化生产。在本发明之前,田螺苗种生产多为稻田自然繁殖或稻田人工繁殖,螺苗收集的劳动强度大,而且螺苗破损率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田螺苗种繁育网箱及使用方法,以解决螺苗收集劳动强度大、螺苗破损率高的问题。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田螺苗种繁育网箱,包括亲螺产苗网箱、螺苗收集网箱、固定竹竿和沉子,所述的亲螺产苗网箱套设在螺苗收集网箱内,亲螺产苗网箱和螺苗收集网箱均为敞口方形箱体,亲螺产苗网箱的网目尺寸大于螺苗收集网箱的网目尺寸,亲螺产苗网箱和螺苗收集网箱的边角均连接在固定竹竿上,亲螺产苗网箱和螺苗收集网箱的下侧边均设置沉子。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的亲螺产苗网箱长2.95m、宽1.15m、高30cm,网目尺寸1.0-1.5cm。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的螺苗收集网箱网为十目筛绢网制成的敞口方形箱体,长3.0m、宽1.2m、高30cm。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的固定竹竿直径1.0-2.0cm,高50cm。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的沉子为外径2.5cm灌满泥沙的密封塑料管,亲螺产苗网箱的沉子长2.9m、宽1.1m,螺苗收集网箱的沉子长2.95m、宽1.15m。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田螺苗种繁育网箱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田螺繁殖季节,用固定竹竿将螺苗收集网箱和亲螺产苗网箱固定于稻田水体中,保持稻田水深15-20cm;
(2)网箱设置好后,将个体重15g以上亲螺放入亲螺产苗网箱中产苗,放养密度为100-200个/㎡,雌雄比为1︰1;然后放养三分之一面积的漂浮性水生植物,每天均匀投喂粉状发酵秸秆一次,日投饲量为200-500g/㎡,网箱内保持微流水状态;
(3)每天观察田螺苗种的数量,当田螺苗种数量达1-2个/cm2时,提起亲螺产苗网箱套入另一个没有亲螺产苗网箱的螺苗收集网箱中继续产苗;
(4)亲螺产苗网箱移出后次日,向螺苗收集网箱均匀投喂粉状发酵秸秆,每天一次,日投饲量为50-150g/㎡;
(5)投饲繁育3-5天后,提起螺苗收集网箱收集的螺苗销售或转入商品螺养殖。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通过设置亲螺产苗网箱和螺苗收集网箱,亲螺产苗网箱内的亲螺产苗后方便转移到另一螺苗收集网箱,能够解决亲螺转移困难、螺苗收集劳动强度大、螺苗破损率高的问题,该田螺苗种繁育网箱的材料来源广泛,制作储运方便,操作简单易懂,可广泛应用于规模化田螺稻田养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田螺苗种繁育网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竹竿,2、亲螺产苗网箱,3、螺苗收集网箱,4、沉子。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技术推广站,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技术推广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7528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辆差速器总成
- 下一篇:一种环网柜联调测试快速接线设备及其快速接线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