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心胸外科患者术后护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75193.6 | 申请日: | 2020-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634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发明(设计)人: | 高倩;高升波;娄兴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倩 |
主分类号: | A61G7/05 | 分类号: | A61G7/0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24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心胸 外科 患者 术后 护理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心胸外科患者术后护理装置,属于医疗护理技术领域,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内部安装有滑道a,所述滑道a外侧壁滑动连接滑杆。先通过夹板a和夹板b夹住护栏,通过推动滑杆在滑道a上移动来带动支撑杆移动,支撑杆带动固定杆a和固定杆b移动到适当位置时,螺纹杆一端卡进固定槽内部,接着通过螺帽对螺纹杆进行拧紧来固定该装置,夹板a和夹板b一侧的防滑垫可夹紧护栏,当调整好位置后,接着通过转动固定座上的旋转轴带动固定杆a和固定杆b转动,当固定杆a和固定杆b移动到患者伤口处的斜上方时,对旋转轴和固定杆a连接处进行固定,接着转动固定杆b从固定杆a内部慢慢移出带动固定板顶住被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护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心胸外科患者术后护理装置。
背景技术
心胸外科包含了心脏外科和普胸外科的疾病,心外科研究心脏大血管创伤、心包疾病、先天性心脏病、后天性心脏瓣膜病、缺血性心脏病、心脏肿瘤、大血管疾病、介入性治疗技术、心律失常的外科治疗、心脏起搏和植入式除颤复律器、动力性心肌成形术、心脏、肺和心肺移植等方面临床上在给病人进行心胸外科手术后,需要放置各种引流管及导尿管,刀口处覆盖药物和纱布,这样在覆盖被服时很容易压迫刀口并引起患者疼痛,并且也容易污染被服,不利于伤口的快速恢复在心胸外科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医护人员发现,对于开胸手术后的患者在穿着普通的病员服时会存在着一些困难,比如,手术后,医护人员在给患者进行胸腔引流插管或者插设使用各类心电监护设备时,普通的病员服没有专门的开口用于这些管体或联导线的通过,普通病员服在使用时,一般都是将这类管体或联导线从其上衣的钮扣处伸出或者直接将上衣的胸部敞开设置,但是,管体或联导线从上衣的钮扣处伸出时,衣服很容易触及到它们,引起患者的疼痛,增加患者的疼痛感,而胸部敞开设置时,容易导致感冒,影响恢复治疗的工作,而且敞开的胸部也不利于保护患者的隐私;其次,普通的病员服在使用过程中,当医生需要检查各类管体或联导线的使用情况时,都是要先将钮扣解开,再掀起,然后观查具体使用情况,这一过程很容易触及这些从钮扣处伸出的管体和联导线,引起患者的疼痛,所以使用起来非常不便心胸外科包含了心脏外科和普胸外科的疾病,主要是针对心脏大血管创伤、心脏肿瘤等疾病的手术治疗,这些疾病对身体的损伤比较大,并且它们不容易被发现,一旦病人检查出来并确定动手术时,病人的体质已经损伤到根本,再加上较大的手术切口对身体的损害也比较大,造成术后病人的身体很是虚弱,需要很长时间的休养,但是病人如果术后长时间不运动,容易导致肌肉和关节僵硬,一方面不便于身体的康复,延长康复的时间,另一方面容易留下术后后遗症,如不能抬高胳膊、手脚不灵活等,如果术后及时的做康复训练,病人的身体又比较虚弱,稍微一锻炼就容易引起劳累,给心脏造成负担,引起疾病的恶化,对身体造成二次伤害,目前大多数康复设备较为复杂且操作难度较高,锻炼起来较为麻烦。
专利号201721148395.5的公布了一种心胸外科患者术后护理装置,其包括底座、第一紧固装置、第二紧固装置、固定杆、第一伸缩杆、第二伸缩杆、支撑杆、球状部、开关、遥控装置,通过所述第一紧固装置将所述辅助器固定在病床床沿,所述第二紧固装置将所述固定杆固定在所述底座上。
上述技术的心胸外科患者术后护理装置有以下缺点:1、虽然该装置可以折叠,减少了使用面积,可远距离操控,但是,该装置是固定在病床床沿上使用的,无法调节该装置与患者之间的距离;2、虽然该装置第一伸缩杆是斜着安装,但仍无法根据患者伤口处的位置对其进行支撑,不利于术后的护理工作,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心胸外科患者术后护理装置。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倩,未经高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7519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