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共享单车摆放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74986.6 | 申请日: | 2020-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736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严昊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严昊昕 |
主分类号: | B62H5/00 | 分类号: | B62H5/00;G07C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呱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7 | 代理人: | 朱芳 |
地址: | 3155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共享 单车 摆放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共享单车摆放处理方法,通过将共享单车的前后划分为车头感应区和车尾感应区:当待停放共享单车的车头感应区与已停放共享单车的车头感应区在预设的停车距离内,且待停放共享单车的车尾感应区与已停放共享单车的车尾感应区在预设的停车距离内,允许骑用者对待停放共享单车进行停放还车,否则,不允许骑用者对待停放共享单车进行停放还车,提示骑用者对待停放共享单车进行落锁还车失败。本技术方案有利于使共享单车用户成为一名合格的骑用者,同时又时一名出色的理车者;使每一位的单车的骑用者都能有序高效地归还摆放,有利于提升整个城市的风貌与形象,使城市共享单车的乱摆放乱象变为一道道整齐划一的靓丽风景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共享单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共享单车摆放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公共交通“最后一公里”,是城市居民出行采用公共交通出行的主要障碍,也是建设绿色城市、低碳城市过程中面临的主要挑战。共享单车企业通过在校园、地铁站点、公交站点、居民区、商业区、公共服务区等提供服务,完成交通行业“最后一公里”,带动了居民使用其他公共交通工具的热情。共享单车虽然给人们带来了便利,但是同时也带来了问题。
作为共享经济的一种产物,共享单车在帮助市民解决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难问题的同时也生出许多弊病,市区内僵尸车、乱停乱放现象比比皆是,很大程度影响了市容市貌和出行交通。现有的共享单车的整理方式,通常需要单车企业聘用专人进行单车整理,或是后台采用GPS划红线指定地方摆放。现有技术对共享单车的整理成本高,并且理车的效率较低,仍然没有从源头上解决乱停乱放问题,共享单车的乱摆放、叠堆成山影响城市形象的现象还是随处可见。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共享单车摆放处理方法,以解决因共享单车随意摆放而导致的影响城市形象的问题,从源头上解决共享单车的乱停乱放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共享单车摆放处理方法,将共享单车的前后划分为车头感应区和车尾感应区:
当待停放共享单车的车头感应区与已停放共享单车的车头感应区在预设的停车距离内,且待停放共享单车的车尾感应区与已停放共享单车的车尾感应区在预设的停车距离内,允许骑用者对所述待停放共享单车进行停放还车;
当待停放共享单车的车头感应区与已停放共享单车的车头感应区超出预设的停车距离,或待停放共享单车的车头感应区识别不到已停放共享单车的车头感应区;不允许骑用者对所述待停放共享单车进行停放还车,提示骑用者对所述待停放共享单车进行落锁还车失败;
当待停放共享单车的车尾感应区与已停放共享单车的车尾感应区超出预设的停车距离,或待停放共享单车的车尾感应区识别不到已停放共享单车的车尾感应区;不允许骑用者对所述待停放共享单车进行停放还车,提示骑用者对所述待停放共享单车进行落锁还车失败。
作为共享单车摆放处理方法的优选方案,所述车头感应区包括车头左侧和车头右侧,在所述车头感应区进行车头左侧感应块和车头右侧感应块配置;
所述车尾感应区包括车尾左侧和车尾右侧,在所述车尾感应区进行车尾左侧感应块和车尾右侧感应块配置。
作为共享单车摆放处理方法的优选方案,当待停放共享单车的车头左侧感应块与已停放共享单车的车头右侧感应块在预设的停车距离内,且待停放共享单车的车尾左侧感应块与已停放共享单车的车尾右侧感应块在预设的停车距离内,允许骑用者对所述待停放共享单车进行停放还车。
作为共享单车摆放处理方法的优选方案,当待停放共享单车的车头右侧感应块与已停放共享单车的车头左侧感应块在预设的停车距离内,且待停放共享单车的车尾右侧感应块与已停放共享单车的车尾左侧感应块在预设的停车距离内,允许骑用者对所述待停放共享单车进行停放还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严昊昕,未经严昊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7498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