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电网、以及仿真装置和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174866.6 | 申请日: | 2020-10-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325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4 |
| 发明(设计)人: | 高扬;艾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2J13/00 | 分类号: | H02J13/00;G06F30/18;G06F30/20;G06F113/04 |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孟旭彤 |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网 以及 仿真 装置 方法 | ||
一种微电网,包括多种类型的分布式储能、用电和/或发电设备,以及多个与所述用电和/或发电设备连接的智能体,这里的智能体是指分布式协调控制器。还包括至少一个聚合器,这里的聚合器是指能量管理系统。所述智能体包括元件层、通信层和系统层,元件层智能体用于对微电网电压、谐波和频率进行校正,通信层智能体用于对不同微电网内设备的通信协议进行转换,并进行设备间数据交互,系统层智能体用于提供对微电网的管理服务。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智能电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微电网、以及仿真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发电、灵活的AC/DC传输技术,以及电动汽车和储能设备等柔性负载的大规模使用,微电网的动态过程得到了极大的加速,并且极大地依赖于信息反馈和决策。目前,通信系统中事件的离散性和电力系统中时间的连续性使得物理能源系统的研究更加复杂。
为了确保能量管理系统发送的信息可以被分布式能源控制器所识别,有必要对分布式能源通信控制接口进行标准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之一,一种微电网仿真系统,包括多种类型的分布式储能、用电和/或发电设备,以及多个与所述用电和/或发电设备连接的智能体,以及至少一个聚合器。
所述智能体包括元件层、通信层和系统层,元件层智能体用于对微电网电压、谐波和频率进行校正,通信层智能体用于对不同微电网内设备的通信协议进行转换,并进行设备间数据交互,系统层智能体用于提供对微电网的管理服务。
本发明涉及到基于多智能体系统的微电网通信协议交互方法,特别是用户数据报协议UDP、开放式自动需求响应通信协议OpenADR、电动汽车充电桩开放式通信协议OCPP,提出了一种在微电网中将不同通信协议进行相互转换的方法,为电力系统和通信网络系统进行实时交互提供指导方案。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阅读下文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易于理解。在附图中,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示出了本发明的若干实施方式,其中:
图1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之一的微电网结构示意图。
图2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之一的微电网多智能体通信协议互操作示意图。
图3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之一的OCPP协议通信过程示意图。
图4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之一的OpenADR协议通信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微电网控制中主要使用的通信协议包括UDP、TCP/IP、OpenADR、OCPP等,它们使用IP路由功能将数据包发送到目的地,从而为应用程序和应用程序层协议提供网络服务。其中,TCP提供了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在一个应用程序进程将数据发送到另一个应用程序进程之前,这两个进程必须发送一些初步的数据段以建立后续的数据传输参数,称为TCP三向握手连接。UDP协议不需要在数据传输之前建立连接,并且不需要以比TCP协议更高的速率发送数据,但是在数据传输服务过程中通常会出现丢包现象。OpenADR协议是一种开放、标准化的方式,可以在电网中的电商与其客户之间传达需求响应消息,从而可以促进不同需求响应系统之间的互操作性,将电价变化和事件转化为减少负荷,或者从电网自动传输这些信息。通过利用现有通信向最终用户提供电能。OpenADR(Open Automated DemandResponse Communications Specification)明确定义了开放自动需求响应通信协议,但是特定的数据通信模型并不完整。开放充电协议OCPP作为OpenADR的补充,其中OpenADR协议对需求响应应用程序中所有参与者之间的通信框架进行建模,而OCPP(Open Charge PointProtocol)协议用来处理电动汽车特定的通信和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7486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