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对线缆上附着物清理的电缆收拢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174426.0 | 申请日: | 2020-10-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364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5 |
| 发明(设计)人: | 单烨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苏缆电缆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G1/00 | 分类号: | H02G1/00;B08B1/04;B08B1/02;B08B1/00 |
| 代理公司: | 湖州锦汉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469 | 代理人: | 梁秀秀 |
| 地址: | 221400 江苏省徐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线缆 附着物 清理 电缆 收拢 装置 | ||
1.一种对线缆上附着物清理的电缆收拢装置,包括固定架(1)、转动组件(7)和刮动组件(8),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1)的右侧活动连接有线桶(2),所述固定架(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顶柱(3),所述顶柱(3)的顶端活动连接有第一滚轮(4),所述固定架(1)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横杆(5),所述线桶(2)的外壁活动连接有电缆(6),所述横杆(5)的底端与转动组件(7)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动组件(7)的正面与刮动组件(8)的背面固定连接;
所述转动组件(7)包括竖杆(701),所述竖杆(701)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滑块(702),所述滑块(702)的外壁活动连接有外壳(704),所述外壳(704)的内壁设有第一滑槽(703),所述外壳(704)的右侧固定安装有通管(705),所述外壳(704)的内壁设置有螺纹孔(706),所述外壳(704)的内壁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气压伸缩杆(707),所述第一气压伸缩杆(707)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气压伸缩杆(708),所述第二气压伸缩杆(708)远离第一气压伸缩杆(707)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二滚轮(709);
所述刮动组件(8)包括壳体(801),所述壳体(801)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支杆(802),所述支杆(802)的内壁设置有穿孔(803),所述壳体(801)的内壁设置有圆孔(804),所述壳体(801)的内壁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三气压伸缩杆(805),所述第三气压伸缩杆(805)远离壳体(80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刮块(806),所述壳体(801)的背面活动连接有转杆(807),所述转杆(807)的背面固定安装有除物板(808),所述除物板(808)的顶端固定安装有轴承(809),所述轴承(809)的内壁活动连接有拉杆(810),所述拉杆(810)远离轴承(809)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磁块(811),所述磁块(811)的外壁活动连接有限位壳(812);
所述通管(705)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通管(705)均以外壳(704)的垂直中心线对称分布,通管(705)贯穿外壳(704)的外壁并延伸至螺纹孔(706),且第一气压伸缩杆(707)与螺纹孔(706)相接;
在工作时,先将电缆6穿过刮动组件8与转动组件7的圆心,并将电缆6固定在线桶2上,转动线桶2,进行收线过程,在收线过程中,两个刮块806受第三气压伸缩杆805作用挤压电缆6,同时,多余的气体通过支杆802传输至通管705中,通管705将气体送至螺纹孔706中,并推动第一气压伸缩杆707伸出,最终让第二滚轮709挤压电缆6,并使第二滚轮709与刮块806挤压电缆6的力度相等,让清除效果更好;
同时,由于第一气压伸缩杆707呈螺纹状排布在外壳704的内壁,则第二滚轮709呈倾斜状与电缆6接触,则在电缆6收线过程中,配合外壳704外壁开设的第一滑槽703、滑块702和竖杆701的作用,让外壳704转动,外壳704转动带动壳体801转动,则让刮块806与除物板808均呈旋转运动方式清除电缆6外壁的附着物,且除物板808的水平中心线与刮块806的垂直中心线呈九十度,在工作时,可有效的将刮块806未清除的位置清除,增大工作效率,两个除物板808受磁块811影响,可持续向两个除物板808的相对一侧挤压,可夹紧电缆6,更有效的清除电缆6的附着物的同时,刮块806与第二滚轮709均通过调节第一气压伸缩杆707与第三气压伸缩杆805的气压值来适应不同大小的电缆6的附着物清除工作,以此可完成在收线过程中,即可完成清除电缆6外壁的附着物工作,并可适应不同粗度的电缆6附着物的清除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线缆上附着物清理的电缆收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压伸缩杆(707)与第二滚轮(709)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第一气压伸缩杆(707)与第二滚轮(709)均以外壳(704)的圆心为中心对称分布,第二滚轮(709)的垂直中心线与第一气压伸缩杆(707)的垂直中心线呈四十五度夹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线缆上附着物清理的电缆收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压伸缩杆(708)的数量为八个,且每两个第二气压伸缩杆(708)为一组,每组第二气压伸缩杆(708)均以第二滚轮(709)的垂直中心线对称分布,且四个第一气压伸缩杆(707)为螺纹排布在外壳(704)的内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苏缆电缆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苏缆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7442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