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氮化合物、电子元件和电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73931.3 | 申请日: | 2020-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594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发明(设计)人: | 岳娜;南朋;金荣国;李应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莱特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493/04 | 分类号: | C07D493/04;C07D495/04;H01L51/50;H01L51/54;H01L51/42;H01L51/46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38 | 代理人: | 阚梓瑄 |
地址: | 710065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氮化 电子元件 电子 装置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如式I所示的含氮化合物、电子元件和电子装置,属于有机材料技术领域。该含氮化合物能够改善电子元件和电子装置的性能。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有机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含氮化合物、电子元件和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和材料科学的进步,用于实现电致发光或者光电转化的电子元件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该类电子元件,例如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或者光电转化器件,通常包括相对设置的阴极和阳极,以及设置于阴极和阳极之间的功能层。该功能层由多层有机或者无机膜层组成,且一般包括能量转化层、位于能量转化层与阳极之间的空穴传输层、位于能量转化层与阴极之间的电子传输层。
举例而言,当电子元件为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时,其一般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阳极、空穴传输层、作为能量转化层的有机发光层、电子传输层和阴极。当阴阳两极施加电压时,两电极产生电场,在电场的作用下,阴极侧的电子向有机发光层移动,阳极侧的空穴也向发光层移动,电子和空穴在有机发光层结合形成激子,激子处于激发态向外释放能量,进而使得有机发光层对外发光。
所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申请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氮化合物、电子元件和电子装置,提高电子元件的性能。。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含氮化合物,所述含氮化合物的结构如式1所示:
其中,X、Y各自独立地选自O或S;
R1和R2相同或不同,且分别独立地选自:氢或式2,且R1和R2中至少一者为式2;
Ar1和Ar2相同或不同,且分别独立地选自:碳原子数为6-4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碳原子数为3-4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杂芳基;
L、L1和L2相同或不同,且各自独立地选自单键、碳原子数为6-3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芳基、碳原子数为2-3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亚杂芳基;
R3和R4相同或不同,且分别独立地选自:氢、氘、卤素基团、氰基、碳原子数为3~20的杂芳基、碳原子数为6~20的芳基、碳原子数为3~12的三烷基硅基、碳原子数为18-24的三芳基硅基、碳原子数为1~10的烷基、碳原子数为1~5的卤代烷基、碳原子数为3~20的环烷基、碳原子数为2~10的杂环烷基、碳原子数为1~10的烷氧基;
m为R3的个数,且m选自1、2、3、4;当m大于1时,任意两个R3相同或者不相同;
n为R4的个数,且n选自1、2、3、4;当n大于1时,任意两个R4相同或者不相同;
所述Ar1、Ar2、L、L1、L2上的取代基分别独立地选自氘、卤素基团、氰基、碳原子数为3~12的三烷基硅基、碳原子数为3~20的杂芳基、碳原子数为6~20的芳基、碳原子数为6~20的卤代芳基、碳原子数为1~10的烷基、碳原子数为1~10的卤代烷基、碳原子数为3~10的环烷基、碳原子数为2~10的杂环烷基、碳原子数为1~10的烷氧基、碳原子数为18-24的三芳基硅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莱特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陕西莱特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7393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反射式共聚焦成像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吹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