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降解可杀菌后溶解的防护服新型材料及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172923.7 | 申请日: | 2020-10-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004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州诺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L3/12 | 分类号: | C08L3/12;C08L1/28;C08L67/00;C08L67/04;C08L29/04;C08K5/00;C08K5/053;C08K5/06;C08K5/103;C08K5/09;C08K5/098;C08K5/20;C08J5/18;A41D13/1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5300 江苏省泰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解 杀菌 溶解 防护服 新型材料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可降解可杀菌后溶解的防护服新型材料,该防护服新型材料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直链淀粉30‑70份、羧甲基纤维素1‑10份、脂肪族聚酯10‑50份、聚乳酸2‑10份、丙三醇5‑30份、聚乙烯醇2099 10‑70份、二乙二醇0.1‑2份、双油酸酯1‑6份、硬脂酸0.1‑2份、苯甲酸钠0.1‑1.5份、苯甲酰胺0.1‑5份、水15‑17份。使用本发明专利的可降解可杀菌后溶解的防护服新型材料及制备方法时,原料天然,方法简单,制备的产品具有很好的阻隔性,具有高温水溶解性,且成本低,节能环保,具备湿热杀菌性,湿热杀菌后同时可销毁用品,有效阻隔污染后的防护用品二次传播和二次污染,制成的薄膜做的防护用品可以溶解温度在90‑110℃的水里,同时杀死病毒。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涉及防护服新型材料及制备方法,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降解可杀菌后溶解的防护服新型材料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病毒的强传染性,对于医用防护产品的防护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市面上医用防护服按面料的组织结构可分为机织、非织造布和复合材料,材料的抗静水压比较低,透湿性能差,对病毒粒子阻隔效率也比较差,大多数防护服的面料不可降解。
本发明专利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可降解可杀菌后溶解的防护服新型材料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专利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可降解可杀菌后溶解的防护服新型材料及制备方法。
在本发明专利所述的可降解可杀菌后溶解的防护服新型材料中,该防护服新型材料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直链淀粉30-70份、羧甲基纤维素1-10份、脂肪族聚酯10-50份、聚乳酸2-10份、丙三醇5-30份、聚乙烯醇209910-70份、二乙二醇0.1-2份、双油酸酯1-6份、硬脂酸0.1-2份、苯甲酸钠0.1-1.5份、苯甲酰胺0.1-5份、水15-17份。
使用本发明专利的可降解可杀菌后溶解的防护服新型材料及制备方法时,原料天然,方法简单,制备的产品具有很好的阻隔性,具有高温水溶解性,且成本低,节能环保,该方法制备的膜制作成防护服和一次性手套、脚套、头套等医护用品,具备湿热杀菌性,湿热杀菌后同时可销毁用品,有效阻隔污染后的防护用品二次传播和二次污染,制成的薄膜做的防护用品可以溶解温度在90-110℃的水里,同时杀死病毒。
在本发明专利所述的可降解可杀菌后溶解的防护服新型材料中,该直链淀粉为直链比为50%以上的木薯淀粉或玉米淀粉中的一种。
在本发明专利所述的可降解可杀菌后溶解的防护服新型制备方法中,该防护服新型材料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物料混合:将所述直链淀粉、羧甲基纤维素、脂肪族聚酯、丙三醇、聚乳酸、改性聚乙烯醇、二乙二醇、硬脂酸、双油酸酯、苯甲酸钠、苯甲酰胺和水经高速混合机加温至50-85℃进行混合;
(2)挤出:将所述混合物料通过喂料机加入挤出机,采用双螺杆挤出机,进行挤出造粒;
(3)吹膜:采用单螺杆挤出机对步骤(2)得到的颗粒进行吹膜,得到薄膜厚度为15±2-25±3μm的新型材料。
在本发明专利所述的可降解可杀菌后溶解的防护服新型材料的制备方法中,该喂料机的转速为15-40r/min,所述挤出机的螺杆转速为40-120r/min,所述挤出机的工作温度为100-210℃。
在本发明专利所述的可降解可杀菌后溶解的防护服新型材料的制备方法中,该双螺杆挤出机的长径比为60:1。
在本发明专利所述的可降解可杀菌后溶解的防护服新型材料的制备方法中,该单螺杆挤出机的长径比为50:1。
在本发明专利所述的可降解可杀菌后溶解的防护服新型材料的制备方法中,该单螺杆挤出机的工作温度为100-2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州诺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泰州诺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7292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硬密封聚合釜出料底阀
- 下一篇:一种基于室内多维度地磁特征的室内定位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