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脊柱螺钉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72761.7 | 申请日: | 2020-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205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郑淞元;廖翚;赵国军;周鹏飞;杨大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威曼生物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70 | 分类号: | A61B17/70;A61B17/86 |
代理公司: | 北京慧诚智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39 | 代理人: | 李楠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滨海新区天津新技术产***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脊柱 螺钉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脊柱螺钉,包括:螺钉帽、螺钉杆和止距模块;螺钉帽两侧对称设有U型口,U型口下方设置有止距模块,止距模块包括止距块底座、弹簧和止距块,止距块与卡入U型口的连接棒的凹槽相贴合,卡紧连接棒;螺钉杆外侧具有变距异型螺纹,螺钉杆分为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第一部分的变距异型螺纹上设有多个倒齿,第二部分的变距异型螺纹的大径处具有腰形通槽,腰形通槽内具有径向通孔,与螺钉杆的中心孔相连通,第二部分的变距异型螺纹的小径处具有多个凹形锥槽,第三部分头端具有多个锯齿,中心具有锥形沉孔,两侧具有对称缺口。本发明结构合理,组装方便,隐藏式的骨水泥注入通道及防退钉的倒齿,可减少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骨科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脊柱螺钉。
背景技术
现代骨科手术中,经皮脊柱内固定术,是一种常用的脊柱内固定术,用椎弓根螺钉技术在脊柱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也是最常见的,已被广泛应用于对腰椎滑脱、脊柱骨折、慢性下腰痛、脊柱肿瘤等疾病的治疗。随着治疗手段的普及也出现了众多的临床不良症状,比如在术后容易出现植入螺钉松动、连接棒之间的距离变化、退钉等症状。从而增加了患者再次手术的痛苦和费用的支出,给患者再一次增加了心灵上的创伤,这就需要对椎弓根螺钉的稳定性有了更高的要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脊柱螺钉,使用两侧开设有U型口的具有内螺纹的螺钉帽卡接外部的连接棒,螺钉帽内设有止距模块,止距模块包括止距块底座、弹簧和止距块,止距块顶端高出U型口底部,与连接棒的凹槽贴合,防止植入患者体内后发生连接棒移动,螺钉杆外部具有变距异型螺纹,螺钉杆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的变距异型螺纹上设置有多个倒齿,用于增加螺钉的稳定性,第二部分的变距异型螺纹上设有多个带有径向通孔的腰形通槽,多个径向通孔与螺钉杆的中心孔相连通,用于注入骨水泥,第三部分为圆台结构,两侧设有缺口,头部分布着12个不规则形状的锯齿,可以充分与骨质接触,实现一种结构合理,组装方便,性能可靠的脊柱螺钉,隐藏式的骨水泥注入通道及防退钉的倒齿,可减少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预防锥体的压缩和后凸畸引起的背部疼痛,以此来取得更好的临床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脊柱螺钉,包括:
螺钉帽,所述螺钉帽为内螺纹结构,两侧对称开设有U型口;所述U型口用于卡接外部的连接棒;所述连接棒具有两个凹槽;
两个止距模块,分别位于两个所述U型口的下方内侧,所述止距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止距块底座、弹簧和止距块;所述止距块的顶端高出所述U型口的底部,用于卡接所述连接棒的凹槽;
螺钉杆,所述螺钉杆外部具有变距异型螺纹,所述变距异型螺纹包括相邻的第一变距螺纹和第二变距螺纹;所述螺钉杆还包括:
第一部分,与所述螺钉帽相连接,所述第一部分外部的第一变距螺纹上具有多个倒齿;
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一部分相连接,所述第二部分外部的变距异型螺纹的大径处均匀分布有多个腰形通槽,所述腰形通槽中间具有径向通孔;所述第二部分外部的变距异型螺纹的小径处分布有多个凹形锥槽;
第三部分,所述第三部分为圆台结构,所述第三部分的底端与所述第二部分相连接,所述第三部分的头端分布有多个锯齿,所述第三部分的中心具有锥形沉孔,所述锥形沉孔两侧具有对称的缺口;
中心孔,位于所述螺钉杆的中心,贯通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中心孔与多个所述腰形通槽上的径向通孔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第一变距螺纹的牙顶宽度为0.25mm,所述第一变距螺纹的牙顶与所述第二变距螺纹的牙顶的高度差为0.34mm。
优选的,所述第二变距螺纹与所述第一变距螺纹的相邻面为第一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一变距螺纹的牙顶的夹角的角度为8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威曼生物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威曼生物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7276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