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呼出气体挥发性有机物分析的胃病诊断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72645.5 | 申请日: | 2020-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456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张溥明;谢宇海;陈星;刘清君;刘军;杨淑窈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9/02 | 分类号: | G01N29/02;G16H50/20;G16H10/60;A61B10/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旭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0 | 代理人: | 郑立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呼出 气体 挥发性 有机物 分析 胃病 诊断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呼出气体挥发性有机物分析的胃病,涉及中医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数据采集子系统、数据分析子系统、数据库管理子系统;所述数据采集子系统用于对患者呼出气体的富集、气体成分的提取以及数据的传递,所述数据分析子系统对所述数据采集子系统传递的数据进行诊断,得到中医诊断报告,直接显示在系统中,并将所述数据和所述中医诊断报告传递给所述数据库管理子系统中储存以及后续的取用。通过本发明的实施,可以完整地进行呼出气体挥发性有机物数据采集及中医诊断,并且诊断系统可以进行自我更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呼出气体挥发性有机物分析的胃病诊断系统。
背景技术
胃病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常伴有上腹部不适或疼痛、恶心、呕吐、腹泻、食欲不振等症状。西医一般通过诊断病因将胃病由轻到重划分为胃肠功能紊乱、胃炎、胃溃疡等,这样分类对症状的描述重合性很高,如患者出现呕吐的症状时,多种西医胃病分型都会具有这样的症状,于是通过描述症状等无创的手段很难得到诊断结果。中医诊断胃病与西医有极大的不同,中医将胃部不适依据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等分为很多类型,对各类疾病描述更加细致,如湿阻脾胃证和痰湿中阻证都表现出呕吐的症状,但湿阻脾胃证患者常表现出不渴,而痰湿中阻证患者常表现出头晕,这样就可以把同样是呕吐症状的患者通过中医诊断区分出来,给予不同的治疗方式。对于胃病患者另一个问题在于诊断的痛苦性,胃镜作为一种胃病的常规检查手段通常有无痛和常规两种,无痛胃镜通常要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具有一定风险;而常规胃镜要将胃镜直接伸入胃中,必然会穿过咽部和食道给患者带来大量的不适感。因此,临床上需要一种无创无痛的诊断胃病的手段。近年来,呼出气体诊断作为一种疾病的新兴诊断方法而备受关注,这种诊断方式与传统的诊断技术不同,具有无创、无痛、安全性高以及快速反馈等特点,极大减小了患者的痛苦,并可以大大缩短诊断的时间,但是现有的呼出气体检测通常是对呼出气体中的单一气体进行检测,或许针对某些肺部疾病来说是有特殊的标志物可以对应这种疾病的,而在胃病呼出气体中,疾病的特征往往是一系列气体定量的改变,因此,传统的呼出气体检测方法是无法进行胃病诊断的。
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基于呼出气体挥发性有机物分析的胃病诊断系统,实现呼出气体挥发性有机物的采集与诊断系统的全面性一体化诊断。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实现呼出气体挥发性有机物数据采集及中医胃病诊断。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呼出气体挥发性有机物分析的胃病诊断系统,包括:数据采集子系统、数据分析子系统、数据库管理子系统。所述数据采集子系统用于对患者呼出气体的富集、气体成分的提取以及数据的传递,所述数据分析子系统对所述数据采集子系统传递的数据进行诊断,得到中医诊断报告,直接显示在系统中,并将所述数据和所述中医诊断报告传递给所述数据库管理子系统中储存以及后续的取用。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采集子系统包括气体富集模块、气体成分提取模块、数据传递模块;所述气体富集模块对患者输入到系统内的呼出气体进行富集;所述气体成分提取模块对富集后的气体进行成分分离和浓度数据提取;所述数据传递模块,对所述气体成分提取模块的数据进行暂存以及传递。
进一步地,所述气体富集模块采用分级富集模式。
进一步地,所述气体成分提取模块采用直热式毛细管柱对富集后的气体进行层析分离,所述气体成分提取模块采用高灵敏度的表面波传感器提取浓度数据,得到传感器响应曲线。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传递模块采用有线或无线方式进行传递。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分析子系统包括数据预处理模块、模型分类匹配模块、数据存储及传递模块;所述数据预处理模块利用算法对数据进行降噪、对齐、补零;所述模型分类匹配模块,按照预先建立的模型,运行程序获得分类结果,生成胃病的中医诊断结果报告;所述数据存储及传递模块,将所述数据预处理模块处理后的数据以及所述模型分类匹配模块的诊断结果进行储存和传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7264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