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甲醇生产装置及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72363.5 | 申请日: | 2020-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213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7 |
发明(设计)人: | 顾英;陈金锋;耿淑远;余晓丹;韩志萍;吴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石化宁波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宁波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29/152 | 分类号: | C07C29/152;C07C31/04;C07C29/80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刘凤钦;张群 |
地址: | 31510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甲醇 生产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甲醇生产装置及生产方法,甲醇生产装置包括甲醇合成反应器、换热装置、高压醇分罐、冷却器、甲醇分离器、低压醇分罐、蜡收集器及精馏系统,高压醇分罐用于对换热装置输出的气液蜡三相进行分离;冷却器用于对高压醇分罐输出的气相进行冷却;甲醇分离器用于对冷却后的气相进行进一步进行分离;低压醇分罐用于接收所述高压醇分罐输出的液相、对该液相进行分离;蜡收集器用于接收所述高压醇分罐及低压醇分罐输出的蜡质。本发明在反应产物进入水冷器之前,利用高压醇分罐将产品中的甲醇、高级醇等副产物初步分进行离,避免堵塞下游精馏系统;同时,利用蜡收集器将高级醇等副产物进行回收作为燃料使用,节能降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甲醇生产装置及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甲醇生产技术目前主要有单级反应技术、串联技术、串并联技术。甲醇合成催化剂主流催化剂是铜系催化剂,反应一般在高温高压下进行,反应过程有一系列副产物产生,杂质主要是高级醇、醛、酮、有机酸等,且随着末期反应催化剂的活性降低,高级醇等副产物大量增加,这些副产物冷却后形成蜡,会引起下游空冷器和水冷器堵塞,蜡被带到下游精馏系统会引起精馏塔底泵堵塞故障,增加精馏消耗,严重时会影响产品纯度。同时,这些副产物也是高效有机燃料,有回收利用的价值。
现有甲醇生产技术中,为了解决上述副产物带来的不利影响,一种是反应产物直接经气气换热、空冷、水冷却至40℃后直接进甲醇分离器进行气液分离,实际应用中,经常发生冷却器结蜡堵塞等情况,导致冷却器效率降低,给生产操作带来不便;第二种是在反应产物气气换热之后,空冷、水冷器之前加组合式除蜡器,高温产品进行初步气液分离,虽然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结蜡堵塞问题,但设备投资成本高,蜡分离不彻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能在反应物进入水冷器之前将高级醇等副产物分离出从而避免下游精馏系统堵塞、节能降耗、提高产物纯度的甲醇生产装置。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甲醇生产方法,该方法不仅能避免下游精馏系统堵塞,而且通过将部分高温甲醇产品输入精馏系统从而减少了精馏负荷、节能降耗。
本发明解决至少一个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甲醇生产装置,包括甲醇合成反应器及换热装置,所述甲醇合成反应器用于合成甲醇,所述换热装置用于对甲醇合成反应器输出的产物进行降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高压醇分罐,与所述换热装置的输出端相连接,用于对换热装置输出的气液蜡三相进行分离;该高压醇分罐中设置有能对分离出的上层蜡质、下层甲醇水进行分离的第一隔板,所述高压醇分罐的侧壁上在靠近底部处开有第一蜡质输出口,所述第一隔板围设在该第一蜡质输出口外周从而将其与下层甲醇水隔断,所述第一隔板上端与高压醇分罐的内壁之间形成供蜡质自上而下进入第一蜡质输出口的开口;
冷却器,设于所述高压醇分罐的下游,用于对高压醇分罐输出的气相进行冷却;
甲醇分离器,设于所述冷却器的下游,用于对冷却后的气相进行进一步进行分离;
低压醇分罐,用于接收所述高压醇分罐输出的液相,用于对该液相进行分离;
蜡收集器,用于接收所述高压醇分罐及低压醇分罐输出的蜡质;以及
精馏系统,接收所述甲醇分离器输出的液相及低压醇分罐输出的液相。
优选地,所述高压醇分罐的底部设置有能防止蜡质凝结的加热盘管。
作为改进,所述低压醇分罐的底部设置有能对液相进行加热的加热盘管,该加热盘管一方面可避免蜡质凝结而难以输出,另一方面,经该加热盘管加热的甲醇进入精馏系统,有利于减少精馏塔的热负荷,达到节能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石化宁波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宁波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石化宁波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宁波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7236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