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频炉降低吨钢耗电的节能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71795.4 | 申请日: | 2020-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611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发明(设计)人: | 孙华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兄弟管业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M11/42 | 分类号: | F16M11/42;F16M11/04;F16F15/067;C21C5/52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策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22 | 代理人: | 李晓蒙 |
地址: | 224211 江苏省盐城***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频 降低 耗电 节能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频炉降低吨钢耗电的节能装置,属于中频炉技术领域,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安装有内胆,所述内胆的底端连接有出料管,本发明通过在进料斗的外侧安装侧壁被连接杆贯穿的固定框,外周套设有伸缩弹簧的连接杆的外端与顶侧连接有插杆的活动板连接,这种结构在将卡板卡接在进料斗外侧后松开活动板,原本压缩的伸缩弹簧进行复位回弹带动插杆移动贯穿插槽,这样就能够实现对炉盖的安装固定;本发明通过在转动轴的内部贯穿固定杆,转动轴与凹槽内顶端和内底端之间分别通过上弹簧和下弹簧连接,这种结构在滚动轮滚动经过凹凸不平地面时,上弹簧和下弹簧能够对滚动过程进行缓冲,从而发挥减震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频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频炉降低吨钢耗电的节能装置。
背景技术
中频炉是一种将工频50HZ交流电转变为中频的电源装置,把三相工频交流电,整流后变成直流电,再把直流电变为可调节的中频电流,供给由电容和感应线圈里流过的中频交变电流,在感应圈中产生高密度的磁力线,并切割感应圈里盛放的金属材料,在金属材料中产生很大的涡流。中频炉广泛用于有色金属和黑色金属的熔炼。
现有技术的存在以下问题:中频炉在使用时会从进料斗加入物料,但一般的进料斗的开口端与炉盖之间为卡接分离式结构,加料时需要将炉盖取下,这种结构并不便于加料过程,另外中频炉的外底端安装有用以移动外壳的滚动轮,但常规的滚动轮都是直接安装结构缺少减震装置,当中频炉在移动时若经过凹凸不平地面时可能会由于缺少缓冲对外壳造成损坏。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频炉降低吨钢耗电的节能装置,具有炉盖易拆卸,减震效果好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频炉降低吨钢耗电的节能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安装有内胆,所述内胆的底端连接有出料管,且内胆的顶端设置有进料斗,所述进料斗的开口端连接有炉盖,所述炉盖的一侧设置有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限位片、伸缩弹簧、连接杆、固定框、活动板、插杆、卡板和转轴,其中,所述炉盖的一端通过转轴与进料斗连接,且炉盖远离转轴的一端连接有卡板,所述进料斗的外侧安装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侧壁贯穿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延伸至固定框外侧的一端连接有活动板,且连接杆延伸至固定框内部的一端连接有限位片,所述限位片与固定框的内侧壁之间连接有伸缩弹簧,所述活动板的顶侧连接有插杆。
优选的,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通槽和插槽,其中,所述卡板的内部设置有通槽,所述进料斗的远离转轴的侧壁内部设置有插槽,所述插杆贯穿通槽的一端同样贯穿插槽,所述伸缩弹簧套设在连接杆的外周。
优选的,所述内胆的外周设置有感应线圈,所述外壳的内侧壁设置有保温棉,且外壳的外侧安装有换热水箱,所述换热水箱的一侧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且换热水箱的顶端连接有一端延伸至外壳内部的波纹排气软管。
优选的,所述内胆的外底端与外壳的内底端之间连接有减震弹簧一,所述进料斗的一侧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外壳的外顶端之间连接有减震弹簧二。
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外底端设置有滚轮组件,所述滚轮组件包括凹槽、滑槽、滑块、转动轴、滚动轮和连接座,其中,所述外壳的外底端安装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内侧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侧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嵌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外侧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一端连接有滚动轮。
优选的,所述滚轮组件还包括上弹簧、下弹簧和固定杆,其中,所述凹槽的内部连接有贯穿转动轴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外周套设有上弹簧和下弹簧,所述转动轴通过上弹簧与凹槽的内顶端连接,且转动轴通过下弹簧与凹槽的内底端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兄弟管业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兄弟管业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7179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