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力交易云平台及基于云平台的市场交易智能撮合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71784.6 | 申请日: | 2020-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020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发明(设计)人: | 唱友义;王荣茂;李青春;刘敦楠;张晔;蔡志远;许小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辽宁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华北电力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Q30/06 | 分类号: | G06Q30/06;G06Q30/02;G06Q50/06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 代理人: | 王顕 |
地址: | 11000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力 交易 平台 基于 市场 智能 撮合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基于云平台的市场交易智能撮合方法,包括步骤:电力市场产消用户发布自身电力需求信息;开展系统内部的电量供需差额的响应:敏感型的产消用户结合自身负荷用电的情况,改变用电规划并上报响应供需差额的电量;电力市场产消用户自动向供电公司购电:当电力需求响应的时间截止以后,电力供求依旧没有达到平衡时,需按照较低电价购电;截止交易时间,电力交易云平台出清交易结果:由所有产消用户进行认证,认证通过的交易结果进行交易结算并将交易过程产生的数据进行分布式储存,计入云平台历史数据库。本发明设计灵活的电力零售市场机制,提高实时交易的匹配度,满足日益趋向高灵活性、高竞争性特征的电力市场的交易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市场交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电力交易云平台及基于云平台的市场交易智能撮合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电力市场准入主体的数量激增、市场主体的类型也逐步趋于多样化,市场主体的交易需求愈发旺盛,各类型的市场主体迫切需要一个具备高灵活性、高竞争性特征的电力市场。由于市场主体的经济收益与实际发用电曲线形状无关,使得电价成为市场的唯一竞争要素,整个市场的竞争度与灵活度较低,无法满足日益多样化的市场交易需求。
因此,基于这些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电力交易云平台及基于云平台的市场交易智能撮合方法,探索引导市场用户合理规划自身用电,挖掘负荷用电弹性容量,设计灵活的电力零售市场机制,提高实时交易的匹配度,满足日益趋向高灵活性、高竞争性特征的电力市场的交易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力交易云平台及基于云平台的市场交易智能撮合方法,探索引导市场用户合理规划自身用电,挖掘负荷用电弹性容量,设计灵活的电力零售市场机制,提高实时交易的匹配度,满足日益趋向高灵活性、高竞争性特征的电力市场的交易需求。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电力交易云平台,包括
信息模块:用于存储在云平台参与交易的电力市场用户相关信息;
计算模块:用于计算相关数据,以支持云平台辅助市场决算。
进一步的,所述信息模块包括:
电量计量信息:用于存放市场负荷用电的预测值、用户电力需求信息;偏差电量信息:用于存放用户上报计划与市场实际供应的偏差电量值;调度计划信息:用于存放云平台要求用户响应的电量信息;交易价格信息:用于存放云平台用户电力交易价格信息;交易执行信息:用于存放多次出清排列结果;历史交易信息:用于存放历史交易信息数据。
进一步的,所述计算模块包括:
申报电量汇总:统计各方申报电量,反馈系统的需求电量;偏差电量计算:提供系统需响应的不平衡电量,开始辅助响应;用电平衡计算:计算电量供求是否供需平衡,不平衡则继续进行辅助响应;撮合出清排列:形成最后的撮合出清结果,云平台计算排列形成出清队列;交易约束考核:考核出清结果是否符合交易约束,不符合则再次报价出清;达成交易订单:形成最后的交易订单,发送至用户与云平台历史数据库。
基于上述的云平台的市场交易智能撮合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电力市场产消用户发布自身电力需求信息:产消用户首先将自身分布式发电与负荷用电的预测值上报至电力交易云平台,此过程在电力市场产消用户的智能终端自动形成预测数据并上报,系统数据经基于云技术的智能平台自动汇总,并反馈系统的需求电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辽宁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华北电力大学,未经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辽宁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华北电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7178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