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表面质量船用钢板的轧制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171147.9 | 申请日: | 2020-10-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550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 发明(设计)人: | 于青;郑健;郑生斌;罗登;张勇伟;姚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华菱湘潭钢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B1/38 | 分类号: | B21B1/38;B21B15/00;B21B37/74;B21B45/08 |
| 代理公司: | 长沙新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3210 | 代理人: | 李由 |
| 地址: | 411101***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表面 质量 钢板 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表面质量船用钢板的轧制方法,其主要特点是针对宽厚板轧机生产线,通过控制轧制过程中的加热、除鳞、温度、水冷等参数,保留轧制过程中生成的二次和三次氧化铁皮,使钢板表面生成一层均匀致密的氧化膜,防止钢板生锈,经预处理抛丸后,钢板表面除锈质量等级可达到Sa3级水平。本发明无需对现有设备进行改造,在不增加投资和生产成本的基础上,通过工艺优化提高钢板表面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冶金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高表面质量船用钢板的轧制方法。
技术背景
连铸坯在加热、输送和轧制过程中,由于与氧气、水接触,在铸坯表面必然产生一定的氧化铁皮,如果处理不好,将极大影响轧后钢板的表面质量,尤其是船板,在使用过程中需进行预处理、喷砂等工艺,如果存在氧化铁皮压入,钢板锈蚀凹坑和麻点等缺陷,将严重影响产品的外观和质量。
用于生产中厚板的连铸坯,由于在炉时间长,炉生氧化铁皮较厚,具有较高的生长应力,一次氧化铁皮与基体的结合力相对较小,在除鳞过程中容易去除。而二次氧化铁皮,主要在粗轧后中间坯冷却阶段和精轧阶段产生,由于时间短,生成的氧化铁皮较薄,粘度大,附着力强,即氧化铁皮与钢坯基体的结合力相对较大,难以彻底清除。一旦除鳞不净,在后续的轧制过程中极易产生氧化铁皮压入,皱皮等缺陷,这种缺陷在钢板表面形成之后,将加大后部工序中产品质量控制的难度,严重影响钢板表面质量和使用效果。
目前控制钢板表面质量的方法很多,但大部分是针对热连轧中薄板的表面质量控制。中国专利CN 101660091A、CN 101012528A、CN 101856669A主要针对的是中薄板短流程连铸连轧生产线,主要解决的是轧后钢板的问题,而对中厚板氧化铁皮如何控制和保留未见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表面质量船用钢板的轧制方法,在钢厂现有设备条件下,通过轧制工艺调整,将轧制过程中的二次和三次氧化铁皮保留下来,转变为一层完整的、致密的、均匀的氧化物保护膜,改善船板的表面质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高表面质量船用钢板的轧制方法,包括如下工艺步骤:
(1)加热:将铸坯加热至1180~1220℃,粗轧前进行除鳞箱高压水除鳞处理,一次除鳞温度>1170℃,高压水系统压力≥220bar;
(2)轧制:粗轧终轧温度均控制在950~990℃,粗轧阶段第一道次、展宽第一、二道次、展宽后第一道次及粗轧最后一道除鳞;粗轧机出口至精轧机入口的中间待温段辊道冷却水关闭,中间坯待温阶段不进行除鳞和水冷降温操作,控制中间坯待温时间≤2min;精轧采用高镍铬铸钢轧辊,辊身硬度为70~80HSD,轧制时将轧机输入和输出辊道冷却水关闭,精轧终轧温度780~820℃,精轧时第一道次除鳞,总除鳞道次不超过2道,且只前三道次内除鳞;
(3)冷却:轧后快速下线缓冷,下线过程中钢板不接触水,ACC、辊道冷却水以及矫直机等设备所有水冷系统水阀关闭。
本发明的原理:
传统的改善表面质量的方法都是研究如何去除钢板表面的氧化铁皮的方式来减少压入缺陷,但氧化铁皮在整个轧制过程中不断生成,一直无法彻底消除。本发明打破传统观念,提出保留轧制中的次生氧化铁皮结构的概念,使其转化为有利于钢板的保护层,能彻底改变钢板表面质量,犹如大禹治水的“疏导”,而不是“围堵”。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不仅解决由于氧化铁皮清除不彻底导致的氧化铁皮压入等问题,同时避免钢板在运输、储存和使用过程二次氧化,防止生成锈蚀凹坑和麻点等缺陷,而且表面氧化层经预处理抛丸后易于清除,表面除锈质量等级可以达到Sa3级水平,得到高表面质量的船用钢板;本发明利用钢厂现有设备和工艺条件,既不增加投资和生产成本,又提高了生产效率,节能减耗。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钢板氧化膜断面形貌显微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华菱湘潭钢铁有限公司,未经湖南华菱湘潭钢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7114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