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印花模切模具加工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170790.X | 申请日: | 2020-10-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046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 发明(设计)人: | 路英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B23H7/02 | 分类号: | B23H7/02;B23H1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6 | 代理人: | 郑黎明 |
| 地址: | 315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印花 模具 加工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印花模切模具加工装置,包括电极支架和胚料支架,所述电极支架上固定连接有与胚料支架滑动连接的导轨,所述胚料支架和电极支架之间连接有同步传动机构,所述胚料支架和电极支架之间还设置有与同步传动机构连接的保持连接稳定的实时调整装置,此印花模切模具加工装置,通过在电极支架和胚料支架之间设置同步传动机构,便于两者同步转动,模具加工电极与印花模切模具坯料都在进行不断转动,印花模切模具坯料表面同一点会经历多次放电腐蚀,从而加工的精度较高,胚料支架的可在导轨上向电极支架运动,切削量逐渐由少到多,从而有效提高了加工精度,且该装置加工时自动化加工,效率较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印花模切模具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针对纺织材料如纺织材料、人造革、纸制品等材料的印花或者模切大多采取滚筒印花,这种印花工艺具有简单快捷、生产效率高的特点。然而,针对印花模切滚筒的制造,却停留在传统工艺上,往往采取的是铸造、锻压或者车铣刨磨甚至人工雕刻等传统工艺手段。这种传统工艺生产效率低,而且模具选用的钢材和硬度受到限制,远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工业自动化的需求。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新型的模具加工机械,提高当下的印花模切模具的生产效率。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印花模切模具加工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提高生产效率的印花模切模具加工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印花模切模具加工装置,包括电极支架和胚料支架,所述电极支架上固定连接有与胚料支架滑动连接的导轨,所述胚料支架和电极支架之间连接有同步传动机构,所述胚料支架和电极支架之间还设置有与同步传动机构连接的保持连接稳定的实时调整装置。
优选的,所述同步传动机构包括设置于电极支架上的驱动轴和同步轴,所述驱动轴和同步轴上固定连接有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同步轴的两端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所述电极支架和胚料支架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电极支架和胚料支架的两端还转动连接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第三齿轮啮合连接的第四齿轮,所述第三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五齿轮,同一轴线上的两个所述第三转轴之间设置有固定加工电极或者胚料的固定装置,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上均固定连接有与第五齿轮啮合连接的第六齿轮,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多边形块,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第一多边形块滑动连接的套筒,同步传动机构能有效保持胚料轴和电极轴相对同步转动,从而提高加工精度。
优选的,所述实时调整装置包括与电极支架转动连接的第四转轴,所述第四转轴上固定连接有与第六齿轮啮合连接的第七齿轮,所述电极支架还转动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和第四转轴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相互啮合连接的锥齿轮,所述丝杆上螺纹连接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齿条,所述电极支架上还固定连接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内转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齿条啮合连接的直齿轮,所述连接套内螺纹连接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连接杆滑动连接的第二多边形块,所述连接套的一端还滑动连接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一端与移动杆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安装杆的另一端安装有电刷块,实时调整装置能实时改变电刷块的位置,保持其正压力的稳定。
优选的,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分别与两个第三转轴一端滑动连接的两个移动环,所述第三转轴上固定连接有限制移动环相对转动的限位块,所述移动环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电极盘,所述移动环与电极支架和胚料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方便安装加工电极或者胚料轴。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包括与直齿轮固定连接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一端单向转动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与第二多边形块滑动连接且与连接套转动连接,所述限位杆上固定连接有复位盘,复位盘方便电刷块的复位。
优选的,所述电极支架上固定连接有多组与胚料支架滑动连接的导向杆,使胚料支架的运动更稳定。
优选的,所述第一多边形块和第二多边形块的截面均为矩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7079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控制S45C脱碳方法
- 下一篇:一种基于梯度引导的高效网络拓扑探测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