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软液袋软管的交互夹持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169655.3 | 申请日: | 2020-10-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199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 发明(设计)人: | 严强;连小龙;王静;奉荣华;胡波;黄雅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极智朗润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B43/54 | 分类号: | B65B43/54 |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刘宇辉;李蕊 |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软液袋 软管 交互 夹持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软液袋软管的交互夹持装置,包括基座、开口机构、交换夹具和多个料斗,所述开口机构和所述交换夹具均滑动安装在所述基座上,且所述开口机构和所述交换夹具的中心轴线垂直,所述料斗上安装有多个插针夹持组件和多个软液袋,且所述插针夹持组件和软液袋一一对应,所述插针夹持组件与所述交换夹具交替夹持软液袋上的软管完成所述软管的交互夹持。本发明通过开口机构及其对应的插针夹持组件的相互作用,插针夹持组件和交换夹具的交替完成对软液袋软管交互夹持的功能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软液袋软管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软液袋软管的交互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在医药行、食品、工业等领域,常常遇到将液体灌装到固定容器中,以方便运输、加工以及后期使用。由于使用环境不同灌装的容器也不同,有些使用的是开口很小的软管液袋进行灌装,这对灌装设备的灌装能力有了很多的要求,目前小开口的软液袋的灌装基本都是人工操作,有的地方甚至整条产线都是人工操作,这样对人员数量及技能要求都很高,对企业的长期发展有很大的限制作用。因此为了提升生产效率和减少生产成本,需要对整个生产线进行自动化改造,以满足产品的工艺要求和行业规范。
但是目前的生产工艺需要对小开口可伸缩软管进行交互夹持,以满足对液袋的运输和后期加工要求,所以需要设计一种能对这种可伸缩软管进行交互夹持的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软液袋软管的交互夹持装置,通过开口机构及其对应的插针夹持组件的相互作用,插针夹持组件和交换夹具的交替完成对软液袋软管交互夹持的功能需求,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软液袋软管的交互夹持装置,包括基座、开口机构、交换夹具和多个料斗,所述开口机构和所述交换夹具均滑动安装在所述基座上,且所述开口机构和所述交换夹具的中心轴线垂直,所述料斗上安装有多个插针夹持组件和多个软液袋,且所述插针夹持组件和软液袋一一对应,所述插针夹持组件与所述交换夹具交替夹持所述软液袋上的软管完成所述软管的交互夹持。
本发明软液袋的软管的初始状态被插针夹持组件夹持并承托于料斗上,料斗在开口机构的正下方并与交换夹具对齐,通过开口机构和对应的插针夹持组件相互作用,在交换夹具和插针夹持组件的共同控制下,最终实现软袋软管交互交替夹持。
进一步地,所述开口机构包括连接板、第一开口气缸、第二开口气缸和多个执行元件,所述第一开口气缸和所述第二开口气缸的一端均通过气缸活动杆与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一开口气缸和所述第二开口气缸的另一端均与所述基座的顶部连接;
多个所述执行元件均匀安装在所述连接板的底壁上。
上述优选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第一开口气缸和第二开口气缸对称安装在所述连接板上,连接板的底壁上安装多个均匀分布的执行元件,第一开口气缸和第二开口气缸启动时,能带动执行元件在竖直方向做升降运动,从而可以驱动对应的插针夹持组件,实现对软管的开口或夹持。
进一步地,所述插针夹持组件包括插针载具和夹爪组件,所述插针载具和夹爪组件均安装在所述料斗上。
上述优选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插针载具用于对软管进行开口扩张,夹爪组件用于夹持软管、
进一步地,所述插针载具包括固定元件、活动元件、第一插针件、第二插针件和支架,所述固定元件安装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活动元件上设有窗口,所述活动元件滑动安装在所述固定元件内且互相构成具有圆形通道的载具本体,所述第一插针件设于所述固定元件的底壁上,所述第二插针件设于所述活动元件的底壁上,所述第一插针件和第二插针件闭合时构成插针筒体,所述插针筒体的外径小于软管的内径。
上述优选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执行元件穿过窗口下降时,驱动插针载具的固定元件和活动元件相向运动,带动第一插针件和第二插针件呈打开状态,从而位于软管内插针筒体处于打开状态,将软管的开口撑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极智朗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极智朗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6965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接头结构的波纹管
- 下一篇:风力发电叶片的根部预制件及其制作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