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吊管机的控制液压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69563.5 | 申请日: | 2020-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118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6 |
发明(设计)人: | 孙本强;董步军;孙忠永;刘成亮;尹超;黄金辉;夏炎;崔广伟;张升霞;刘贺;黄喆;曾川;王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徐工挖掘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1/20 | 分类号: | F15B11/20;F15B13/06;F15B15/26;F15B15/28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21100 江苏省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吊管机 控制 液压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吊管机的控制液压系统,所述液压系统包括:工作泵,所述工作泵通过第一控制模块、液压锁连接有锁紧油缸;所述锁紧油缸的输出端设有角度传感器;所述工作泵通过第二控制模块和第三控制模块分别连接有左变轨油缸和右变轨油缸;所述工作泵通过第四控制模块连接有左液压锁和右液压阀锁;所述左液压锁连接有左推土铲油缸,所述右液压阀锁连接有右推土铲油缸;有公开了一种吊管机的控制方法;本发明拓展了吊管机的功能,将实际复杂的工况分类,通过控制程序将各种功能模块串并连,达到了一机多用的目的,满足了不同客户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吊管机的控制液压系统及方法,属于吊管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管道施工中使用的吊管机(即布管机),其平衡重多数为固定式,行驶状态偏重大,工作时平衡力矩小。近几年,也生产了少数采用活动配重的吊管机,其活动机构为四连杆机构,通过力矩传感微机处理器、电磁控制阀实现自动力矩平衡调整。但这种四连杆式活动配重不能在作业地带狭小或较复杂的地形进行作业。因为活动配重外摆时,配重同时下移,摆至最外点时,配重的离地间隙很小了,而在吊管机施工时,开沟所挖出的土,堆积在离沟不远处,土堆就给吊管机的作业带来了极大不便。
目前吊管机功能单一,无法满足客户对多工况的需求,本次发明通过一种控制液压系统,使吊管机具有了推土铲、回转锁紧、底盘伸缩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吊管机的控制液压系统及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吊管机功能单一,无法满足客户对多工况的缺陷。
一种吊管机的控制液压系统,所述液压系统包括:
工作泵,所述工作泵通过第一控制模块、液压锁连接有锁紧油缸;所述锁紧油缸的输出端设有角度传感器;
所述工作泵通过第二控制模块和第三控制模块分别连接有左变轨油缸和右变轨油缸;
所述工作泵通过第四控制模块连接有左液压锁和右液压阀锁;所述左液压锁连接有左推土铲油缸,所述右液压阀锁连接有右推土铲油缸。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第二控制模块、第三控制模块和第四控制模块结构相同,具体包括换向阀、溢流阀一和溢流阀二;
所述溢流阀一位于换向阀的B口,所述溢流阀二位于换向阀的A口;所述溢流阀一和溢流阀二的油路流向液压油箱。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控制模块中换向阀的B口与所述锁紧油缸的无杆腔连接;所述第一控制模块中换向阀的A口与所述锁紧油缸的有杆腔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和第三控制模块中换向阀的B口分别连接左变轨油缸的无杆腔、右变轨油缸的无杆腔;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和第三控制模块中换向阀的A口分别连接左变轨油缸的有杆腔、右变轨油缸的有杆腔。
进一步地,所述第四控制模块中换向阀的B口与左推土铲油缸和右推土铲油缸的无杆腔连接,所述第四控制模块中换向阀的A口与左推土铲油缸和右推土铲油缸的有杆腔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液压锁包括两个单向阀,分别设于锁紧油缸的有杆腔油路和无杆腔油路,且两个单向阀的液控端相互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左液压锁的液控端与左推土铲油缸的无杆腔油路连接,所述右液压锁液控端与右推土铲油缸的无杆腔油路连接。
一种吊管机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锁紧系统工作时,工作泵高压油经过第一模块中的换向阀、溢流阀一、液压锁,进入锁紧油缸的无杆腔,进行锁紧;有杆腔高压油经过液压锁、溢流阀二、换向阀,流入油箱;
推土铲系统工作时,工作泵高压油经过第四模块中的换向阀、溢流阀二,进入左推土铲油缸和右推土铲油缸的无杆腔,进行推土;有杆腔高压油经过左液压锁和右液压锁、溢流阀一、换向阀流入油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徐工挖掘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徐州徐工挖掘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6956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