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导流的集成灶及其导流控制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169340.9 | 申请日: | 2020-10-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405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9 |
| 发明(设计)人: | 高增梁;胡银杰;杨柯;董豪炳;周华欣;张伟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嵊州市浙江工业大学创新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F24C15/20 | 分类号: | F24C15/20 |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王利强 |
| 地址: | 312400 浙江省绍***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导流 集成 及其 控制 方法 | ||
一种智能导流的集成灶,包括集成灶本体、负压箱和导流叶栅;所述集成灶包括进风口、风道和滑轨;所述负压箱包括负压箱本体、定位孔和固定片;所述导流叶栅包括外框、上导流叶、下导流叶和定位销;设置可以上下旋转的导流叶片。以及提供一种智能导流的集成灶的导流控制方法。本发明能够使得风型顺应双进风的集成灶,减少局部阻力;降低噪音;同时设置一套带反馈的智能调节方法,既节能环保,有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导流的集成灶及其导流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集成灶集抽油烟机、燃气灶、消毒柜、储藏柜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取代了厨房传统三件套,不仅节省了空间,抽油烟效果也是一级棒,还节能环保。传统背部风道结构,现在集成灶往下置风机进行创新,能够提升纵向空间和容积;
负压箱之所以能够形成一个负压区是由于内置了离心风机,现市面上风机进风有单进风和双进风,双进风风量相对单进风要高,效果更好。当风到达负压箱时会从风机上端和下端进风,但是由于在风道与风机有一个90°的拐角,会造成很大的损失,且会产生较大的噪声。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下置风机型的集成灶局部阻力较大,容易产生噪音等缺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导流的集成灶及其导流控制方法,有效提高了吸风的效率,上下导叶顺应吸入风的流线,减少集成灶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噪音。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导流的集成灶,包括集成灶本体、负压箱和导流叶栅,所述集成灶包括进风口、风道和滑轨,所述进风口为矩形形状,位于灶台上方;所述风道呈渐缩状,位于集成灶背部,风道上侧与集成灶入口相连接,风道下侧为出风口,与负压箱入口相连接;所述滑轨呈倒“L”型,两滑轨之间的距离与负压箱上的固定轨道相对应,所述滑轨位于集成灶底部,下侧连接与集成灶地板,上侧连接负压箱;
所述负压箱包括负压箱本体、定位孔和固定片;所述负压箱位于集成灶底部,呈矩形形状,所述负压箱吸风口设置为磁性材料,所述固定片呈环状矩形薄片,固定于负压箱入口处;所述定位孔呈圆状,为负压箱入口处开的圆孔,所述定位孔形状大小与定位销相同;
所述导流叶栅包括外框、上导流叶、下导流叶和定位销;所述外框为环状矩形框架,设置为内部空心,外部材料设置为磁性材料,所述上导流叶和下导流叶为一弧形叶片,所述导流叶两端设置旋转轴连接与外框;所述定位销为长圆环形状,所述定位销固定于外框。
进一步,所述固定片宽度为8-10mm;所述定位孔直径与定位销直径保持一致,且直径在2-4mm。
再进一步,所述导流叶珊设置导流叶,所述导流叶可上下旋转,当导流叶凹面朝上则称为上导流叶,凹面朝下则称为下导流叶;所述导流叶总个数为n,个数n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相应调整,n=8-14。
更进一步,所述油烟在负压吸入风道,油烟到达导流叶珊后顺着导流叶片进行分流,部分油烟向上运动,另一部分油烟向下运动,最后通过风机输送至集成灶外。
优选的,导流叶片由电能控制旋转角度,所述电能控制中心与风量传感器相连接,所述旋转方向角度与风量相匹配。
一种智能导流的集成灶的导流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风机两侧进口布置风量传感器,检测两侧进风量,得到的风量V1输送至数据转化模块,数据转化模块将风量转化为控制中心能够识别的信号T;
2)控制中心接收到信号T后,发出控制信号N,信号N通过控制扭矩传感器来控制旋转轴的转动,扭矩传感器通过信号N计算每个导叶片需要旋转的角度,确定上导叶和下导叶的旋转角度A和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嵊州市浙江工业大学创新研究院,未经嵊州市浙江工业大学创新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6934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