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治韭菜韭蛆的药肥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67774.5 | 申请日: | 2020-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213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祝春华;朱永杰;李献;孙沛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诚国联(河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C05G3/50;C05G3/60;A01N63/30;A01N63/20;A01N63/22;A01N57/16;A01N53/08;A01N51/00;A01N25/30;A01N25/12;A01P21/00;A01P7/04;A01P3/00 |
代理公司: | 郑州万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35 | 代理人: | 任彬 |
地址: | 476000 河南省商丘市睢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治 韭菜 颗粒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防治韭菜韭蛆的药肥颗粒剂,由有机肥、无机肥、噻虫胺•氟氯氰菊酯组合物、毒死蜱、表面活性剂、以及复合微生物菌剂组成;
所述的药肥颗粒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噻虫胺•氟氯氰菊酯组合物0.2-1份、毒死蜱0.1-1份、无机肥24.52-38.63份、有机肥3份-10份、表面活性剂0.5-1.5份、复合微生物菌剂0.6-1.8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韭菜韭蛆的药肥颗粒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噻虫胺•氟氯氰菊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噻虫胺0.1份、氟氯氰菊酯0.3份、植物精油0.1-1份、乳化剂0.1-0.5份、水溶性颗粒0.8-2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防治韭菜韭蛆的药肥颗粒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香蕉茎杆6-15份、鸡粪3-10份、炭化渣2-12份、甲壳素1-6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治韭菜韭蛆的药肥颗粒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香蕉茎杆10份、鸡粪7份、炭化渣5份、甲壳素4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治韭菜韭蛆的药肥颗粒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机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氮 10-17份、磷3-9份 、钾6-12份、钙0.8-2.4份 、镁0.2-0.9份、 锌0.1-0.6份、 硼0.2-0.7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治韭菜韭蛆的药肥颗粒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机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氮 15份、磷5份 、钾9份、钙1.3份 、镁0.5份、 锌0.4份、 硼0.5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防治韭菜韭蛆的药肥颗粒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表面活性剂选自烷基酚甲醛树脂聚氧乙烯醚、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三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醇醚琥珀酸单酯磺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一种防治韭菜韭蛆的药肥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噻虫胺•氟氯氰菊酯组合物:按照重量份,取噻虫胺0.1份、氟氯氰菊酯0.3份、植物精油0.5份、乳化剂0.1份以及水溶性颗粒0.8份,将噻虫胺0.1份、氟氯氰菊酯0.3份、植物精油0.5份、乳化剂0.1份以及水溶性颗粒0.8份混合分散均匀,然后进入砂磨机进行研磨,待检测研磨粒径D90≤5微米,过滤出的白色粘稠液体;再将其喷洒在水溶性颗粒填料上,并混合均匀,然后72-80°C热风烘干,即得;
2)制备复合微生物菌剂:黄孢原毛平革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巴氏梭菌活化后分别在液体种子培养基中30C下培养12-16小时,然后按照35‰的接种量转入已灭菌的大罐培养基中,在35°C培养16小时后,将各菌种按照质量比1:2:1的比例复配后冻干制成冻干粉即得;
3)制备药剂颗粒:按照重量份,取噻虫胺•氟氯氰菊酯组合物、毒死蜱、表面活性剂、复合微生物菌剂, 粉碎,混合均匀,加按照重量份4-8份的水湿润后再混合均匀, 混合时间35-50分钟,用挤压造粒机造粒,干燥后得到含有噻虫胺•氟氯氰菊酯组合物和毒死蜱的农药颗粒,备用;
4)制备复合肥颗粒:按照重量份,取香蕉茎杆、鸡粪、炭化渣、甲壳素、氮 、磷份、钾、钙、镁、 锌、 硼,将所取的原料粉碎, 混合均匀, 混合时间35-50分钟,加水湿润后再混合均匀, 用挤压造粒机造粒,干燥后得到复合肥颗粒,备用;
5)在混合设备中,将步骤3)所得的药剂颗粒和步骤4)所得的复合肥颗粒充分混合均匀,即制得防治韭菜韭蛆的药肥颗粒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防治韭菜韭蛆的药肥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水的加入量为按照重量份5-12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诚国联(河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诚国联(河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6777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渔业养殖用防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服装用的软体周转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