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遥控方法、电子设备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67645.6 | 申请日: | 2020-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136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2 |
发明(设计)人: | 王姚;钱凯;庄志山;朱爽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21/422 | 分类号: | H04N21/422;H04N21/431;H04N21/485;G06F3/04817;G06F3/0482;G06F3/0484;G06F3/04883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朱琳琳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遥控 方法 电子设备 系统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遥控方法、电子设备及系统,第一电子设备包括摄像装置,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建立无线连接,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收第一操作;响应于接收到所述第一操作,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启动所述摄像装置;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利用所述摄像装置获取第一图像;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显示第一用户界面,所述第一用户界面中包括所述第一图像;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收针对于所述第一用户界面的触控操作;响应于接收到所述针对于所述第一用户界面的触控操作,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生成虚拟触控事件,并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所述虚拟触控事件,以使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接收所述虚拟触控事件之后,响应于所述虚拟触控事件,执行第三操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遥控方法、电子设备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智能电视的发展,使得智能电视支持的功能越来越多,且用户界面的信息越来越复杂,因此对智能电视的遥控需求越来越高。传统遥控技术中,通过简单的按键结构对智能电视实现遥控的方式,已经不能较好地支持当前智能电视对遥控功能的需求,因此如何更好的实现对智能电视的遥控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基于触控技术应用的普及性,当前存在将触控技术与遥控技术结合起来以实现对智能电视遥控的研究方向,相比于传统遥控技术来说,该遥控方式可以满足智能电视更多类型的遥控需求。相关技术中,可以通过在传统遥控器上增加触控面板,来实现按键与触控面板相结合的方式对智能电视进行遥控,然而该技术方案存在不能满足当前智能电视业务的各种操控场景的需要;或者,在智能手机上开发用于实现智能电视遥控的应用,通过将智能电视的显示内容进行编码之后传输到智能手机上,从而智能手机在进行解码之后可以实现对智能电视的遥控,然后该技术方案由于传输数量大的特点存在时延严重的缺点。因此为了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可以满足当前智能电视业务的更多种操控场景的需要并且可以降低时延的遥控方法。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遥控方法、电子设备及系统,用于满足当前智能电视业务的多种操控场景的需要,并且存在时延低的特点,提升了用户对智能电视的遥控操控准确性,从而提升了用户触控操作体验。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遥控方法,适用于第一电子设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包括摄像装置,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建立无线连接,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收第一操作;响应于接收到所述第一操作,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启动所述摄像装置;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利用所述摄像装置获取第一图像,所述第一图像包括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显示界面区域,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显示界面区域中的内容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当前的显示界面;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显示第一用户界面,所述第一用户界面中包括所述第一图像;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收针对于所述第一用户界面的触控操作,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获取针对于所述第一用户界面的触控操作对应的触控点坐标,并基于所述触控点坐标生成虚拟触控事件,其中,所述虚拟触控事件包括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当前的显示界面中的相对坐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所述虚拟触控事件,以使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接收所述虚拟触控事件之后,响应于所述虚拟触控事件,执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当前的显示界面中的相对坐标对应的操作。
该方法中,第一电子设备利用摄取装置获取摄取图像并根据摄取图像显示为用户界面之后,用户可以实现在第一电子设备上进行触控操作,从而由第一电子设备根据用户触控操作生成虚拟触控事件并发送给第二用户设备,以实现对第二用户设备的遥控,从而用户根据对第一电子设备的触控操作实现对第二电子设备的各种遥控场景的需要;并且,本申请中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传输数据量为虚拟触控事件,具有数据量小的特点,从而降低了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交互数据的时延,提高了用户的触控体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676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