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丙纶织物的后染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167238.5 | 申请日: | 2020-10-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763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 发明(设计)人: | 曹根阳;夏泓蕙;潘恒;王运利;盛丹;陈欣;郭维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纺织大学;安庆汉宜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6P3/79 | 分类号: | D06P3/79;D06P1/22;D06P1/673;D06P1/649 |
| 代理公司: | 武汉卓越志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66 | 代理人: | 胡婷婷 |
| 地址: | 4302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丙纶 织物 方法 | ||
1.一种丙纶织物的后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还原染料染液的配制:向蒸馏水中加入浓度为5~9g/L的还原染料搅拌均匀,然后加入浓度为5~9g/L的氢氧化钠和浓度为5~9g/L的二氧化硫脲,升温至30~90℃搅拌反应得到还原染料隐色体后,停止加热;接着加入织物重的0.2~0.5%owf的稀土化合物,搅拌使其络合形成还原染料-稀土化合物的连接体络合物;最后加入浓度为30~60g/L的甲基甲酰苯胺,搅拌使其形成甲基甲酰苯胺-稀土-还原染料的连接体络合物,即得到还原染料染液;
S2.丙纶织物的上染:将丙纶织物以1:20~1:40的浴比放入步骤S1得到的所述还原染料染液中,以1℃/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115~140℃,保温40~80min使丙纶织物上染;然后以2℃/min的降温速率降温至40℃以下,取出上染后的丙纶织物,清洗浮色;
S3.还原染料的还原、氧化:对步骤S2所述上染后的丙纶织物进行还原、氧化处理,然后水洗;
S4.后处理:对步骤S3所述氧化处理后的丙纶织物进行皂煮处理,然后清洗、烘干,得到染色后的丙纶织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丙纶织物的后染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所述稀土化合物包括稀土氯化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丙纶织物的后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稀土氯化物为氯化铈或氯化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丙纶织物的后染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所述还原染料包括不溶性还原染料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丙纶织物的后染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所述还原、氧化处理的步骤包括:将步骤S2所述上染后的丙纶织物放置于浴比为1:25~1:40、二氧化硫脲浓度为3g/L、氢氧化钠浓度为4g/L的溶液中,在30℃下还原处理10~30min后取出,放入浴比为1:25~1:40、浓度为1g/L的双氧水溶液中,在30~60℃下氧化处理10~60min,然后水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纺织大学;安庆汉宜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武汉纺织大学;安庆汉宜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6723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