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绵城市雨水收集净化综合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166823.3 | 申请日: | 2020-10-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763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 发明(设计)人: | 周礼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享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C11/22 | 分类号: | E01C11/22;E03B3/02;E03F5/10;C02F9/08;C02F101/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任志龙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绵 城市 雨水 收集 净化 综合 系统 | ||
1.一种海绵城市雨水收集净化综合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沿雨水的流动方向依次设置的路面集水机构、绿带滤水机构(4)、蓄水机构(5)、净化机构和集水箱(8),所述绿带滤水机构(4)用于对路面集水机构的雨水进行初步过滤,所述蓄水机构(5)位于绿带滤水机构(4)的下方,所述蓄水机构(5)用于对绿带滤水机构(4)内的雨水进行蓄存,所述净化机构用于对蓄水机构(5)内部的雨水进行净化;
所述净水机构包括净化箱(6),所述净化箱(6)的内部沿雨水流动方向依次设置有积沙室(61)、混凝室(62)、紫外杀菌氧化室(63)和吸附室(64),所述积沙室(61)和混凝室(62)之间设置有第一分区板(65),所述第一分区板(65)开设有溢流口(651),所述溢流口(651)设置有絮凝剂加药装置(7),所述净化箱(6)且位于吸附室(64)侧壁连通有排水管(69),所述排水管(69)远离净化箱(6)的一端与集水箱(8)相连接;
所述路面集水机构包括路基层(1)和位于路基层(1)内部的集水腔(11),所述路基层(1)表面开设有与集水腔(11)顶面连通的排水沟(15),所述集水腔(11)连接有对绿带滤水机构(4)送水的送水管(13);
所述集水腔(11)通过阻隔板(2)分隔形成初水弃流腔(111)和引水腔(112),所述阻隔板(2)的顶部转动设置有对初水弃流腔(111)或引水腔(112)进行导水的导流板(21),所述导流板(21)靠近初水弃流腔(111)的一侧设置有浮球(22),所述导流板(21)靠近引水腔(112)的一侧边转动且滑动连接有沉沙箱(3),所述沉沙箱(3)与引水腔(112)上下竖直滑动连接,所述引水腔(112)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沉沙箱(3)向上移动至与引水腔(112)的顶部抵接的弹簧(1112),所述送水管(13)位于沉沙箱(3)背向导流板(21)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雨水收集净化综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室(62)与紫外杀菌氧化室(63)设置有第二分区板(66),所述第二分区板(66)开设有过流口(661),所述过流口(661)设置有强氧化剂加药装置,所述紫外杀菌氧化室(63)设置有紫外杀菌灯(63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雨水收集净化综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剂加药装置(7)和强氧化剂加药装置均设置为圆柱体状的网兜(71),所述网兜(71)转动设置于净化箱(6)的内壁,所述网兜(71)朝向雨水流动方向的一侧设置有螺旋桨(7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雨水收集净化综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杀菌氧化室(63)与吸附室(64)之间设置有第三分区板(67),所述第三分区板(67)开设有上流口(671),所述吸附室(64)内设置有将吸附室(64)分隔成两个腔室的增区板(641),所述增区板(641)开设有下流口(6411),所述腔室内自上至下依次设置有若干载银活性炭层(64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雨水收集净化综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绿带滤水机构(4)包括自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土壤层(41)、细沙层(42)和砂砾层(43),所述土壤层(41)种植有植物,所述送水管(13)远离集水腔(11)的一端伸入砂砾层(43)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雨水收集净化综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水管(13)远离集水腔(11)的一端连接有若干分水管(131),若干所述分水管(131)铺设于砂砾层(43),所述分水管(131)开设有若干渗水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雨水收集净化综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机构(5)包括由若干蓄水模块拼接而成的蓄水区(51)和包设于蓄水区(51)侧壁和底部的防水膜(5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雨水收集净化综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沟(15)的底面通过竖直设置的下水管(14)与集水腔(11)相连通,所述下水管(14)的内部可拆卸设置有拦截筒(141),所述拦截筒(141)靠近集水腔(11)的一端呈封闭设置,所述拦截筒(141)靠近底部的外侧壁与下水管(14)留有间距,所述拦截筒(141)的侧壁开设有若干出水孔(1411),所述拦截筒(141)的内侧壁设置有若干交错设置的细柱(14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享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享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6682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